11月13日,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铀业”)披露招股意向书,拟登陆深交所主板。本次公司拟公开发行24,818.1818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12%。
作为新“国九条”下首家受理的主板IPO企业,A股有望迎来首家以天然铀为主业的企业。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铀业为中核集团旗下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为中国铀矿勘查开发的国家队和主力军,是我国核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企业。
根据IPO计划,中国铀业本次IPO募集资金约41.1亿元,投向包括国内天然铀业务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两大项目,并补充流动性。
资料显示,中国过去一度被认为是"贫铀国",铀资源较大程度依赖进口。但随着中国铀业等为代表的企业在勘探开采技术领域的创新发展,我国探明铀资源储量开始出现根本性改变,并朝着打破技术封锁,显著提升自给率的方向逐步发展。
与此同时,在“双碳”目标之下,产业智能化,AI+潮流绿电对稳定性要求与日俱增。而今天的核能技术作为“绿电”的压舱石之一,具有稳定,高效,可控等多重优势,正在逐步提升其在中国,乃至全球绿电供给中的占比。
铀矿勘探开发投入大、周期长、风险高。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可以用于加快深部找矿、新矿山建设以及海外优质资源的获取,直接提升公司的资源保障能力和未来产量。
对此,中国铀业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上市目的是为了“提升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通过上市筹集资金,进一步加大国内天然铀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推动规划产能的快速落实。
随着我国核电快速发展,国家安全需求不断扩容,天然铀需求大幅提升,而此次融资无疑是中国铀业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国家能源等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实现铀资源自主权
根据国家原子能机构等权威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大陆并网运行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6088.094万千瓦,位居世界第三位;预计2025年总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千瓦,到2035年,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达社会发电总额的10%。
而作为裂变燃料得铀资源,成为了核电发展的关键“粮仓”。
据世界核协会数据,2024年中国铀需求量达到1.31万tU,占全球铀需求总量的19.45%,位居全球第二。随着2022年以来我国核电机组核准速度加快,天然铀需求预计将持续增长。据WNA预测,高案情景下,到2040年,全球天然铀需求将上升到近20.46万tU。随着全球能源清洁转型和核电加速建设发展,天然铀供需缺口预计长期存在。
在核能高速渗透发展的大背景下,铀资源自主一度成为中国核能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早在2008年,国土资源部和原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布的文件《关于加强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若干意见》就提出促进铀资源勘探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重大命题。近年,国家正着力构建“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国际贸易、战略储备”四位一体的天然铀保障供应体系,以全面提升铀资源的自主可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中国铀业则以独特的资源禀赋,技术底蕴和产业保障,成为中国发展铀资源可控的中坚力量。
资料显示,中国铀业拥有6宗铀矿探矿权和19宗国内天然铀或铀钼矿采矿权,并建立了以砂岩铀矿为主体、硬岩铀矿为补充的产能布局。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成功应用以CO₂+O₂中性地浸工艺为代表的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解决了复杂砂岩型铀资源开采的世界性难题,并令部分一度不被视为“富矿”的国内北方铀资源储备可利用价值迅速提升。
作为该技术的代表项目,此前7月,由中国铀业作为代表承建的“国铀一号”示范工程,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而由于过去中国铀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南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提升,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与开采均取得重大进展,我国铀矿探明储量亦得到显著提升。
“核能粮仓”战略意义凸显
从财务数据来看,中国铀业的经营指标稳健,且各项收入数据稳步抬升。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中国铀业营业收入分别为105.35亿元、148.01亿元和172.7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20亿元、15.11亿元和17.12亿元。
截至2024年底,国内在建核电机组数量和总装机容量均保持世界第一。而随着核能在社会发电占比渗透率的上升,中国铀业的市场将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
从企业战略地位分析,中国铀业为中核集团子公司,其不仅是国内铀资源保障的主体,也是国际天然铀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天然铀产量和销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前列,合作伙伴覆盖众多国际天然铀巨头。
订单储备方面,招股书显示,中国铀业已同中国核电签署了长贸协议,约定未来向中国核电下属核电公司供应天然铀,同时中国铀业还在积极开拓其他国内核电运营商的天然铀供应业务机会。在自有矿山天然铀生产的基础上,中国铀业结合下游客户需求计划、存货水平和国际天然铀市场价格等情况,同哈原工、欧安诺等供应商签订了天然铀供应长贸合同,以满足天然铀客户的需求。
从发展机遇来看,中国铀业直接受益于国家铀资源自主化历程,市场开拓禀赋斐然。在全球资源布局层面,中国铀业当前深入推进在非洲、中亚等全球主要铀资源富集区的开发布局,形成契合国家发展方向和自身资源禀赋的商业和战略闭环,为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得益于行业集中的特点,依托稳定的客源和央企背景,更符合国家铀资源发展的方向,中国铀业IPO无疑切准了深交所主板上市企业定位。
而通过上市来募投资金增强资本实力,提升数字化矿山、绿色采冶等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资源回收率、增强环境友好性,最终强化其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后续发展中,中国铀业将能更深入地参与全球天然铀战略资源竞争,提升全球天然铀资源掌控能力加强中国在国际铀市场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而随着全球能源清洁转型加速,核电作为稳定清洁能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铀业通过此次IPO,将进一步巩固其作为“核电粮仓”的战略地位,为中国乃至全球核电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国铀业IPO融资中部分用于补充流动性,而这一补流动作仍存在其必要性。从经营层面来看,公司随着经营规模逐步扩大,经营性现金流流出情况逐年加大,需要以借款形式补流。而IPO补充流动性则能保证公司有息负债处于可控范围,对公司经营利润存在提振效益。
从行业与自身特点来看,中国铀业不仅是中国开发国内外天然铀资源的先锋,亦是保障国内铀资源供应的关键先生。目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际天然铀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充足的流动性也意味着中国铀业在中国铀资源保供端有足够的资本实力和资金冗余。
另外,考虑到中国铀业在展业过程中涉及众多铀矿勘探,买断采矿权,技术研发,铀资源贸易等,而此类经营活动无法完全以项目化列示其资金用途,因此足额补充流动性有助于公司灵活调配资源,有效抵御铀资源市场风险。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