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胡婷
![]()
在杀机四伏的异星荒原上,造型诡异的生物们粉墨登场,土地、树木,乃至一株小草都能成为致命的杀器,铁血战士与异星生物的搏斗更令人血脉偾张。电影《铁血战士:杀戮之地》近日上映,这个科幻动作影史上的经典IP又一次引发关注。
自1987年诞生以来,整个系列经历了辉煌的开局、漫长的迷失、致命的崩盘,以及近乎奇迹的“死而复生”。2018年版的《铁血战士》风格混杂,在动作、喜剧和恐怖之间摇摆不定,致使评价两极分化,几乎让这个IP陷入绝境。2022年,《铁血战士:狩猎》成功重启,在流媒体平台上获得了现象级成功,其将时间线回溯到300年前的科曼奇部落,讲述了一个“原始文明”与“外星科技”的对抗故事,让这个系列重新焕发生机。
《铁血战士:杀戮之地》与一众前作的最大不同在于视角的变换,以往作品都是在人类的视角下看铁血战士带来的诸多危机与恐慌,但在新作的全新故事中,铁血战士不再作为入侵的他者存在,而是成了故事之眼,以主人公的身份带领观众深入一片连宇宙顶级猎手都闻风丧胆的险恶之地,见证它与未知异兽的血腥搏杀。
视角转换带来几重影响,首先是直观感受的变化。在铁血战士的传统剧情中,扑面而来的是令人绝望的生理恐惧。其强大的隐形能力让它们如鬼魅般来去自如,而它们热视觉成像的能力又让人类在它们面前无处遁形,它们肩部的精准点杀等离子炮,配合腕刃、飞盘、网枪等装备,更是让它们攻击力倍增。人类与之作战,能够感受到的只有强大生物的神秘、野蛮、惊悚与无情。但视角转换后,铁血战士就不再是一言不发而只会无情猎杀的敌人,反而成为试图和人类联手协作的伙伴,人类对它未知的恐怖也会减少。
站在铁血战士一方重新观察世界,就会发现,当铁血战士德克面临吞噬怪兽的藤条、放麻醉剂的毒植物、飞翼龙般的怪兽、水中蛇型小怪等狰狞可怖的异形怪物时,观众产生的竟是和它一起探索未知的新奇感,一扫从前如临大敌的压迫感,反而从容不迫。也正是因为在前作中体会到了铁血战士的强大之处,才会在它面临多重危机时相信它可以游刃有余。这是在从前人类视角的故事中感受不到的。
从前塑造出的铁血战士只是人类的强大敌人,角色形象单一、扁平。新作的新视角,让这一经典形象变得更立体。在崇尚力量的铁血部落中,德克因体型瘦小、战力未达同族标准,被视为不合格的猎手,它的父亲想要让它的哥哥奎杀掉它,关键时刻,奎于心不忍,拼死将德克从死亡边缘拯救出来。于是德克被放逐,唯一能让他重获认可的方式,便是前往被称为“杀戮之地”的遥远星球,猎杀足以撼动食物链的终极巨兽蚀煞,并带回其信物证明自己的荣耀。德克怀着难以抚平的伤痛以及自我证明的决心,踏上了凶险的征程。这种设定是前作所没有的,它揭开了铁血战士的冰冷外壳,让观众得以窥见其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脆弱与伤痛。
从前总是单打独斗的铁血战士,在这部电影里开始尝试寻求合作,德克与仿生人希雅结识为盟友,希雅是一位仿生人,因飞船失事被困。希雅对星球环境了如指掌,却缺乏对抗大型巨兽的战力,而德克拥有强悍的狩猎能力,却对星球环境很陌生。德克称希雅为“有用的人”,和她并肩作战,这样的剧情展现了铁血战士温情的一面,甚至在德克的严肃成长剧情中,电影还会加入德克和希雅开玩笑、“手搓装备”时意外爆炸等冷幽默情节,让人一改对铁血战士的冷血印象。
影片开头即引入了铁血父子三人的恩怨,出现了大量铁血战士之间的对白,外星语言的对话是对铁血战士部落文明的直接展示,将原本无情猎杀的铁血战士进行人性化塑造,比如整个部落尊崇的弱肉强食观念,德克想要证明自己的冲动以及德克归来后弑父为奎报仇的情节,都是其中的关键体现。这样的设置,对异星文明进行了祛魅,同时削弱了铁血战士作为外星物种的神秘感,也让其丧失了赖以成名的冷酷猎杀属性。
再者,新视角让铁血战士拥有了人性化的色彩,却模糊了这一经典反派最核心的恐怖魅力。铁血战士德克像一位好莱坞英雄般背负着成长的烦恼、手足的羁绊与复仇的使命,其行为动机成了对人类情感的效仿,于是其作为宇宙终极猎手的、不可知的异质性与压迫感必然会被大幅削弱。整个故事在讲述上也因此落入窠臼,尽管它仍然贡献了精彩的视觉特效与热血的搏杀场面,但其故事内核却未能真正开拓出与视角创新相匹配的新格局。
(作者为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