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在贺州绿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碳酸钙高填充母粒原料依次完成制板、印刷、模切、打印及粘胶等标准化工艺流程,生产出一块块优质碳酸钙基无机高分子环保包装箱板材,经质量检测合格后,随即被打包装车发往各地。
“今年1—10月公司产值已达3200万元,全年预计突破4000万元。目前公司出口业务占比52%,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公司副总经理柳荣介绍,企业专注于钙基母粒、中空板、石塑地板等碳酸钙领域的生产与新材料研发。
作为碳酸钙产业链下游标杆企业之一,自去年底开始,在广西碳酸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的支持下,企业产品研发与生产实现升级。柳荣告诉记者:“公司现在共有12条生产线,可24小时不间断运转,生产的包装箱板材广泛应用于海鲜冷链包装箱、远洋捕捞箱以及农副产品包装,能承受-60℃至80℃的极温考验,兼具坚固、防潮、轻便特性,广受海外市场欢迎。”
柳荣所说的广西碳酸钙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位于贺州学院,是首批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该基地副主任李鹏介绍,目前基地建设有重钙粉体精细化和超细化、高性能人造石关键技术、高端碳酸钙产业专用助剂、碳酸钙基高填充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碳酸钙产业固废高效高值综合利用、碳酸钙产业技术标准研究与验证平台等6条中试生产线。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广西碳酸钙产业的重要基地,贺州市通过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全链布局,如今已成功构建起“矿山开采—天然石材及工艺品—碳酸钙粉体—人造岗石—复合新材料—固废综合利用”的碳酸钙生态循环产业链。今年1—9月,全市碳酸钙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5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比重超过50%,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60.39亿元。
“结合贺州市打造‘母粒之都’‘可降解材料研究基地’的发展需要,我们联合企业打造了贺州本地首条定制改性塑料生产线,成功开发出数十种改性塑料中试样品,涵盖中空板包装、车用蓄电池壳体、小家电、管材等领域。”李鹏坦言,基地在国内率先实现碳酸钙增白改性一体化技术产业化,并开发出高白低吸油值重质碳酸钙粉体等新产品。针对固废处理难题,基地还研发出轻质高强保温装配式建筑墙板,有效解决行业痛点。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技赋能力助贺州特色产业升级。“十四五”以来,贺州新增建设国家火炬贺州平桂碳酸钙特色产业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中稀(广西)金源稀土新材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33个自治区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截至目前,全市共拥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基地)124个,其中国家级11个、自治区级46个、市级67个,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创新生态体系。依托这些平台,贺州攻克一批碳酸钙、稀土等产业领域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迈进。
来 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