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业派跨界而来,如何把制造业思维嫁接到房地产市场?
欲知详情,请看正文——
在今年宁波的一场土拍中,有一家房企,以14.22亿、溢价率27.89%拿下宁波鄞州区核心地块。据悉,本次参与地块竞拍的,还有中海、华润等房企。
出人意料的是,这家“财大气粗”的企业,是跨界而来的“文具大王”:得力!
其实,早在2004年,得力创始人娄甫君便开始涉猎房地产市场。直到最近几年,强势拿地的得力房产开始越来越多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得力房产拿地耗资约50亿;2024年的拿地金额约25亿;2025年至今,其已投入约20亿拿地。此外,得力有不少地块都以高溢价率成交,近五年最高纪录达到77.02%。
![]()
得力房产拿地最高溢价率曾达77.02%(亿翰整理)
盘姐看了看桌上的水笔,是得力的;剪刀,也是得力的;长尾夹,还是得力的……咱们平时每买一件办公文具,没准都为得力拿地出了一份力。
NO. 1|壹
跨界入局:浪淘沙,“稳”者存
在琢磨得力房产的过程中,盘姐很感慨:这不止是一家企业的来时路,更是整个行业经历一个轮回的缩影。
在得力入局的时代,非典结束,房地产被定位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三高”模式初现雏形,万科、恒大、碧桂园、融创等房企纷纷崛起。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新冠退去,房地产重新归位到民生保障板块,以好房子为首的“四好”成为新关键词,曾经的企业中,有的喊出“活下去”,有的“查无此人”,有的前不久刚闯过化债的关口。
而彼时“名不见经传”的得力房产,如今已是活跃在行业舞台上的一股新势力。其穿越周期的韧性,可以概括为九个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高筑墙:垄断宁海,构建区域霸权。在发家地宁海,得力曾创下市占率约80%的纪录,形成“十套房、八套得力造”的主导地位,铸就难以撼动的区域基本盘。
广积粮:稳健扩张,深耕价值区域。向外拓展时,得力遵循“做生不如做熟”的逻辑,聚焦湖州、台州等周边三四线城市,在湖州长兴实现“每3个购房家庭就有1个选择得力”的深度渗透。
缓称王:厚积薄发,进军核心城市。直到行业深度调整期,得力才择机进入宁波主城区。也就是开头说的,2025年初其竞得鄞州区核心地块,标志着向核心主城实现关键一跃。
NO. 2|贰
制造之路:不贪大,但求“准”
从外围县域到亮相主城,得力打法的底层逻辑,烙印着制造业的基因:将“成本控制、质量可靠、高效去化”的逻辑复用于地产开发,在拿地、施工、销售各个环节构建确定性。
拿地的确定性,在于实业反哺:得力集团营收超400亿的文具&办公用品主业,构成大手笔拿地的强大资金后盾。更隐秘的是,得力还布局了小额贷款业务,相当于多造了一处“资金池”。
造楼的确定性,在于垂直整合:通过布局混凝土、节能墙体材料等上下游产业,得力可以实现更低的建安成本与更稳定的品控。其宁海项目毛利率能达约25%,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去化的确定性,在于模式创新:得力打造了一套独特的“房产超市”模式,将多个在售将多个项目集中展示销售,形成“一个营销中心,天天都是宁海房展会”的效应,极大提升了销售效率。
![]()
得力营销中心现场集中展示所有楼盘(图源网络)
NO. 3|叁
产品逻辑:精准化,立口碑
从宁波1-10月的商品住宅销售业绩来看,得力的项目呈现“天上地下”式分布:璟泓府的销售面积达到10.1万m²(Top 2),而销售额总计8.8亿元(Top 17)。
但这可能不是简单的“以价换量”,而是基于制造业思维的精密产品逻辑,做到“低价”与“品质”的并存。
纵观得力的产品,有这样几类共性特征:
首先,户型比较全。得力设计了不少70-90平的实用户型,同时提供大平层、叠墅等改善型产品,实现从刚需、改善到顶豪的全覆盖。
![]()
得力项目部分户型图汇总(图源网络)
社区的环境也还不错。比如,得力楼盘大多采取大窗墙比的通透设计,不仅在视觉上保持干练、一致,也最大化满足采光、通风、赏景等需求。
![]()
得力宁海、湖州项目外观汇总(图源网络)
其对社区园林的打造也较为用心,近年来交付的项目多以“度假式园林”为主题,通过配置中央戏水池、镜面水景等,营造放松怡人的环境。
![]()
得力宁海、湖州项目水景汇总(图源网络)
而配套设施方面,从小区门庭、精装地库到多功能主题架空层,得力在业主日常接触的细节处也足够上心。
![]()
得力宁海、湖州项目公区汇总(图源网络)
上图中的项目,基本都是在曾被归为宁波“南三县”(欠发达地区)的宁海,或是尚属于三四线的湖州。在非热点地区同样能提供不输一线城市的产品品质,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总之,得力房产折射出的,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类新动向:拥有实业基础的“跨界者”正在行业调整期积极补位。伟星、亚伦、东方雨虹等,都是在各自的领域内已做成头部翘楚,拥有稳定的现金流与充裕的资金储备,这几年在房地产市场干得都不错。
但,地产开发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除了资本这个“重”因素,竞争加剧、人才流动、去化压力,是所有玩家共同面对的挑战。对于跨界者,一个更长远的问题在于,如何平衡好主副业。曾经的宝能、海航等,足以引以为鉴。
无论如何,一个积极的信号在于,搞实业的大佬通常更信奉“长期主义”;这与当前房地产行业告别粗放式发展,甚至兴起“像搞制造一样搞地产”的呼声,也算是双向奔赴。
或许,以实业巨头为首的地产新势力,将为中国房企在下半场的竞争中,率先开辟一条聚焦产品、深耕区域、财务稳健的生存发展法则。
亿翰智库2025年度中小房企专项研究,聚焦行业转型期中小房企“求生存、谋发展”核心诉求,构建全链条赋能体系,包括联动100+房企开展深度专业研学、组建「中小房企破局路径」专家培训师团队、针对性开展 “成本管控 / 产品溢价 / 营销变现/ 资金盘活”等专题培训、组织标杆项目实地研学、搭建产业链资源对接平台、举办中小房企发展闭门研讨会等,旨在析区域机遇、解经营难题、寻转型路径、赋成长动能,助力中小房企在新模式下持续经营、突围发展,为中小房企高质量发展赋能。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亿翰智库,即可免费获取中小房企专项研究报告,加入中小房企资源圈层对接群,实时掌握经营破局策略、优先参与专业培训课程、精准获取资源合作机遇等核心信息,全方位为中小房企发展保驾护航。
<研究与业务交流请联系>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
版权归亿翰智库所有
未经授权请勿随意转载
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或在此文后留言
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亿翰智库(ehresearch)
感谢配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