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达1955年出生在陕西西安,父亲走得早,母亲一个人拉扯他和姐姐,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从小郭达就帮着干农活,手上老茧一层一层,哪有闲工夫想那些艺术梦。但他骨子里有股倔劲,村里办文艺活动,他总爱凑热闹,学着戏曲里的腔调,逗得大伙儿乐呵。
母亲看他有那份天分,省吃俭用供他上学,郭达也没让她失望,1974年考进上海戏剧学院,学了三年专业表演。那时候招生难,他一路从西安颠簸到上海,录取后每天练嗓走位,宿舍里灯光亮到半夜,毕业时直接分到陕西省话剧院,总算安稳下来。
![]()
话剧院的工作挺枯燥的,早起排练,晚上背台词,月薪刚够温饱。郭达1977年刚到那,就开始适应这种节奏,演些本地话剧,观众席上掌声虽不多,但他咬牙坚持。就是这时候,他遇上了吴芳。吴芳比他大一岁,在剧院做服装设计,负责给演员们缝补戏服什么的。两人初识挺巧的,郭达一件旧军装肩膀处破了口子,他拿着衣服找吴芳帮忙补一补。
吴芳接过衣服,仔细检查布料,挑针穿线,很快就给缝好了。这事虽小,却成了他们相识的开头。没过几天,郭达又借了吴芳的女式自行车,说是排练要赶路,结果车链子松了,她推去修车铺,他一路跟着赔不是。从那以后,两人接触多了起来,郭达排练间隙总往服装室跑,聊聊剧本,聊聊生活,渐渐就走近了。
![]()
郭达条件一般,高瘦的身板,工资不高,家里还得寄钱给母亲,可吴芳看中的是他的认真。两人处对象没多久,郭达就求婚了,吴芳父母起初不太答应,觉得女儿跟这么个穷小子没啥出息。但吴芳认定了这个人,1980年他们就结了婚。
婚后日子还是清贫,挤在剧院分配的小屋里,锅碗瓢盆叮当响。郭达继续演话剧,吴芳一边工作一边操持家务,还帮他设计戏服,量尺寸裁布料,确保每件衣服都合身。八十年代初,小品这形式开始流行,话剧院那边渐渐冷清,郭达琢磨着转型,他跟吴芳商量,她二话不说支持。
![]()
郭达开始自编自演小品,练到胃疼,她就提醒他吃药,煮热粥垫胃。那时候春晚选拔机会少,郭达投了好几份稿子,都石沉大海,但他没灰心,吴芳还拿出自家积蓄给他印剧本,买道具。1987年,《产房门前》终于中选,郭达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那股喜悦劲,吴芳在家守着电视,第二天他回来,她第一件事就是帮他洗那身沾满汗的戏服。
其实郭达的春晚路,能走这么稳,跟吴芳的支持脱不了干系。她不光管家,还懂行,帮他分析台词,改动作细节。1993年跟蔡明搭档《黄土坡》,那是他们“夫妻档”的开端,观众一看就爱,郭达的表演也越来越自如。外界总爱猜他俩台下是不是真夫妻,传闻满天飞,吴芳从不计较,她知道郭达心里有数,继续在后头张罗。
![]()
郭达胃病老毛病犯了,她每天定时提醒服药,春晚排练那几个月,更是寸步不离,帮他打包行李,塞满胃药和热水袋。二十次春晚,从1987到2010年,每一回都像打仗,她在后台递水,回家煮汤,儿子郭晓光小时候,她一边带孩子一边等郭达深夜归来,从没抱怨过一句。
郭达后来在采访里说过,这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娶了吴芳这么个贤内助。要不是她,他说不定早就在话剧院里混日子了,哪有机会站上那个大舞台。
![]()
郭达的春晚生涯,说白了就是一部家庭支持的活教材。每次彩排,他从北京飞回来,吴芳总把热饭热菜摆好,菜里多放姜片,暖胃。1990年代中后期,他们的小品越演越火,《浪漫的事》《北京欢迎你》这些,观众一听郭达的名字就笑。吴芳不光管吃住,还帮他留意时事,剪报纸上的段子给他灵感。
郭达拍影视剧时,她在家带儿子上学,郭晓光从小耳濡目染,长大也进了演艺圈,当导演了。吴芳的角色,从没变过,她回归家庭后,全心当贤妻良母,郭达在外奔波,她守着后院稳当。
2000年后,春晚竞争更激烈,郭达年纪渐长,身体吃不消,她劝他注意休息,但每次机会来,她又推他一把。2010年最后一次《广告风波》,谢幕后郭达含泪下台,吴芳在家等着,帮他卸妆,揉肩。
![]()
退下来后,郭达低调了,偶尔客串电视剧,更多时间陪家人。吴芳还是老样子,操持家务,帮他量新衣,确保合体。儿子成家立业,孙子出生,他们俩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郭达头发白了,笑容却没变,街头遇粉丝,还会停下聊两句。
吴芳的贡献,说小了是持家,说大了是成就了一个喜剧传奇。没有她的针线和耐心,郭达的那些小品,恐怕少了好几分真实味儿。
![]()
如今郭达70岁了,他基本不露面了,偶尔在采访里露个脸,谈谈往事。吴芳还是低调,帮他打理一切,从不抢风头。他们的婚姻,像老酒,越陈越香,没绯闻,没闹剧,就那么平平实实走过来。
郭达早年和倪萍有过一段,那时候年轻,感情没结果,分开后他就遇上吴芳,从此安稳。外界总爱炒那些旧事,郭达从不回应,他说,过去的事就过去了,现在有吴芳足矣。儿子郭晓光拍戏时,还会请爸妈支招,郭达指点台词,吴芳管道具,家庭氛围融洽。
![]()
春晚这些年变了味,小品质量参差,观众怀念郭达的时代,那时候的笑是真诚的,不带套路。郭达退隐后,没闲着,教教新人,写写剧本,但重心在家。吴芳的健康也得注意,她年纪不小了,郭达反过来照顾她,买菜做饭什么的。
郭达的成功,离不开吴芳的付出,她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贤妻的价值。想想看,要是没她,郭达的二十次春晚,恐怕得打折扣。生活本就琐碎,夫妻间互相成全,才是王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