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首付门槛从20%骤降到5%,再加上人数与收入上限全面取消,澳洲“可负担”房产的引擎瞬间被点燃。Cotality 10月数据显示,符合联邦政府5%首付担保计划的住宅单月再涨1.2%,超出高价段0.2个百分点;放眼过去一个季度,全国便宜25%的独立屋已整体升值4.2%,比顶端四分位高出整整2个百分点,创近年来较大差距。
![]()
一、新政速览——“人人都能蹭门票”
10月1日起,悉尼150万、墨尔本95万、布里斯班100万、珀斯85万澳元以下房源全部纳入担保,购房人数与收入不再设限。
住房部长Clare O’Neil透露,10月共签发5778份担保,同比增加1878份;其中约2700人为扩围后新增符合资格者,与财政部“六年内推升房价0.6%”的模型预测一致。
二、低价段“独跑”——独立屋比公寓更疯
城市三个月涨幅对比(低价 vs 高价):
珀斯 6.6% vs 4.5%
布里斯班 5.2% vs 4.5%
阿德莱德 4.1% vs 2.6%
悉尼 3.4% vs 1.7%
墨尔本 2.5% vs 0.5%
Cotality研究主管Tim Lawless指出,独立屋价差“比公寓更夸张”,因为建筑成本高企使低价土地更显。
![]()
三、幕后推手——可负担性+贷款缓冲双重挤压
即使实际利率约6%,银行仍按9%进行压力测试,买家可贷额度被锁死。Lawless认为,这才是需求涌向中低价位的根本原因:“政府计划只是加速器,真正的引擎是偿债能力天花板。”
四、现场实录——拍卖厅里的“父母银行”
墨尔本买家中介Wendy Chamberlain:50万–95万澳元区间咨询量“肉眼可见”上升,拍卖竞标者从往常3–4组增至7–8组,“公寓一抓一大把”,低价独栋比较抢手。
悉尼买方代理Michelle May:价格上限内房源“几乎每场都抢”,父母现场喊话“去拍吧,我来帮你”成为标配,出价速度以计。
五、投资者趁机入场——“首置大军”前抢货
布里斯班代理Andrew Fried透露,为避开10月首置潮,投资者在9月提前扫货,“三四周内部分街区房价抬高5–7%”。房源报价从3–4份飙升至13–15份,100万以下库存量比长期均值低约30%。
六、监管雷达已开机——APRA盯紧杠杆
与2011–2013年降息周期类似,投资者信贷激增已引起澳洲审慎监管局(APRA)关注。机构上周要求银行系统预留接口,随时可能重启高债务收入比(DTI)上限、投资者贷款增速上限等宏观审慎工具。
![]()
七、展望与策略
短期:降息余温+供应缺口,低价段领涨态势难改。
中期:若再降息一次,APRA或出手压杠杆,高价段流动性反而受益。
买家建议:
首置客——用好5%担保,但预留2%加息缓冲,避免“低价抢到手,高息还不起”。
投资者——关注现金流,70万–100万澳元区间租售比比较优,但需计算维州、昆州新增土地税与合规成本。
当首付门槛降低遇见贷款能力受限,“买得起”的段落自然成为资金泄洪口。政策只负责开门,真正推动价格的是成群结队的真实需求。无论首置还是投资,把利率风险、持有成本、退出流动性全部算清,再冲进拍卖厅——毕竟,潮水较快的地方,也容易淹没没穿救生衣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