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经济报记者 韩玲 通讯员 李少华 杨梦洁
“这下雨天不用来回跑银行,粮款直接秒到账,真是给我们省了不少事儿!”洛阳市偃师区缑氏镇的面粉加工厂经理看着实时到账的粮款由衷感叹道。针对今年秋收期间的阴雨天气,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统筹指导辖内金融机构提前部署电子支付服务,主动对接粮食收购企业,通过现代化支付系统实现粮款实时到账,让企业和农户在阴雨天气中“少跑腿,快收款”,有效规避现金存取安全隐患,更大幅度提升了资金结算效率。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聚焦秋粮收购支付服务全链条提质增效,通过优化账户服务、巩固农村支付服务点功能、强化移动支付应用、筑牢资金安全防线四项举措,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坚实金融支撑,让现代支付工具真正成为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
账户服务“开绿灯”,粮款结算加速度
为保障秋粮收购资金结算高效顺畅,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着力推动涉农银行机构优化账户服务,切实提升业务办理体验。针对秋粮收购季节性强、资金流量大、主体多元的特点,指导辖内银行机构为粮食经纪人、农业合作社等主体全面开通账户服务绿色通道,实行预约办理、专人对接、优先审核,最大限度简化流程,压缩业务办理时间。秋粮收购期间累计开立单位和个人银行账户5.7万余个,为各类主体顺利参与市场交易提供了坚实的账户基础保障。指导银行机构遵循风险可控原则,主动对接收粮主体需求,对符合条件的账户及时、合理动态调整非柜面限额,共惠及2.5万余户,确保了大额资金“转得出,即时到”,较好地解决了大额粮款线上转账限额问题。
服务下沉“到村头”,足不出村粮变金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积极推进服务触点向乡村一线延伸,打通秋粮收购支付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有效解决偏远产区农户及老年群体出行不便的实际困难,辖区银行机构下沉服务重心,通过移动终端、流动服务车等载体,开展上门开户等金融服务1015次,将柜台延伸至田间地头和农家院落,实现业务“家门口”办理,确保支付服务不留死角。督促金融机构优化调整7个农村支付服务点,持续巩固助农取款、现金汇款、余额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功能,延长站点服务时长,为农户提供“零距离”金融支持。秋收期间,全辖农村支付服务点累计发生业务13.58万笔,交易金额高达2.8亿元,为农户提供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发挥了较好的金融支点作用。
移动支付“秒到账”,普惠金融惠万家
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通过“线上+线下”移动支付场景建设,加快实现支付便民工程向乡村纵深发展。在线上服务方面,指导金融机构为收粮主体开通手机银行线上支付功能,新增开通线上支付1.68万户,累计完成交易15.56万笔,实现资金“秒到账,零延迟”。在线下保障方面,围绕粮食烘干、收购等关键环节,提前部署金融机构在重点场所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累计更新升级369台,开展终端巡检628次,确保特殊天气条件下支付服务“不掉线,不停摆”。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支付惠民工程,鼓励、支持金融机构实施支付手续费优惠政策。通过系统化、多层次的减费让利举措,累计办理惠民交易5.29万笔,使政策红利精准直达收粮主体,有效减轻其支付成本。
宣传守护“钱袋子”,反诈清风护粮安
为筑牢秋粮收购资金安全防线,中国人民银行洛阳市分行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原则,组织银行机构在收粮站点、支付服务点发放反诈宣传资料,利用农村广播循环播放防骗案例,有效提升粮农识诈防诈能力。如中原银行洛阳分行组建进村入户宣讲队,联合村委会、农技站开展“支付知识进乡村”活动,先后深入收粮现场提醒农户反诈防诈162次。
在秋粮收购期间,累计开展反诈宣传430余场次,发放宣传折页3.8万余份,覆盖5.7万余人次。同时,督导金融机构深化技术联防,对部分粮款账户实施动态监测,累计拦截可疑交易64笔,涉及65.3万元。通过源头预防与精准拦截相结合,切实守护粮农“钱袋子”,为秋粮收购营造安全、高效、温情的金融环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