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外交圈的焦点全在中国这儿,挪威、西班牙、泰国的政要挨着个儿来访问,每一位都带着满满的合作诚意。
可就在这热闹劲儿里,加拿大却显得格外扎眼,不是因为它也来凑热闹,而是因为它只能在旁边看着,急得团团转。
加拿大这处境纯属自己造成的。
![]()
早几年扣押孟晚舟那事儿,明眼人都知道是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没一点自己的判断。
这事儿直接把中加之间的信任砸得稀碎,之后它还一门心思跟在美国后面针对中国,合作自然就谈不上了。
先说说这边的热闹场面。
11月10号,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开启了访华行程,随行的还有不少企业代表,显然是想在贸易、文化这些领域多签点合作。
转天,王毅外长又和挪威外交大臣艾德见了面,双方聊得都挺投机,不少合作方向都达成了初步共识。
![]()
这些国家赶着来中国,核心原因其实很简单。
中国市场大,经济发展又稳,不管是农产品进口还是能源合作,都能给他们带来实打实的好处。
本来加拿大也有这机会,它的农产品、能源资源在中国市场一直挺有竞争力。
可它偏偏选了另一条路。
2018年孟晚舟事件发生后,中国在多个领域暂停了和加拿大的合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农产品。
![]()
本来等着往中国运的油菜籽、猪肉,一下没了销路。
我身边做外贸的朋友说,那阵子加拿大农产品出口商找他们托关系,想恢复合作都没门,毕竟信任这东西碎了就难拼回去。
等加拿大反应过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别的国家借着访华的机会,纷纷和中国敲定合作细节,抢占市场份额。
它再想挤进来,才发现自己早就成了“局外人”。
![]()
加拿大最近开始频繁释放善意,不是突然想通了要和中国好好相处,而是现实压力实在扛不住了。
经济数据不会骗人,失去中国这个大市场后,它的农产品、能源出口额跌了不少,国内相关产业的从业者怨声载道。
更糟的是,它一心依赖的美国也靠不住了。
![]()
特朗普重新上台后,不仅对中国加征关税,对加拿大也没手软,新的关税政策让加拿大本就脆弱的贸易结构雪上加霜。
这下好了,对华合作断了,对美贸易又受挫,两头都不讨好。
无奈之下,加拿大只能放低姿态。
2025年以来,总理卡尼在好几个国际场合主动找中方官员交流,明着暗着表达想修复关系的意思。
![]()
11月10号,加拿大农业部长接受采访时,特意提到希望推进和中国的经贸合作,话里话外都是想恢复农产品出口的心思。
转天,外长阿南德更直接,说中加关系迎来了“重要转折点”。
本来想,这些表态能让中国松松口,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毕竟大家都看得明白,它现在的示好不是出于真心,而是被经济压力逼出来的。
![]()
想修复关系?光说好听的可不够
中国从来没关上合作的大门,但合作得有前提,那就是诚意和行动。
加拿大总说想恢复合作,可对当年孟晚舟事件的错误只字不提,也没拿出任何实质性的改正措施,这怎么能让人信服?
中国现在选合作伙伴越来越理性。
![]()
像俄罗斯,这些年和中国保持着平等互利的合作,不管是农产品贸易还是北极航道合作,都做得顺风顺水,2024年双边贸易额还创新高了。
对比之下,加拿大一会儿跟着美国挑衅,一会儿又跑来示好,这种反复无常的态度,谁也不敢轻易和它深交。
加拿大要是真有诚意,得拿出实际行动来。
比如在贸易政策上取消一些不合理的限制,推动农产品、能源合作重新启动;在国际事务中保持独立判断,别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
光靠嘴说“想合作”,没有实际动作支撑,根本没用。
更关键的是,它得明白现在不是在和中国谈条件,而是在争取一个机会。
全球格局早就变了,亚洲市场的活力越来越强,中国和不少国家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机制。
加拿大要是再犹豫观望,错过这个窗口期,以后想再挤进中国市场,怕是更难了。
![]()
说到底,加拿大今天的尴尬处境,都是自己当初的选择造成的。
路是自己走歪的,要想走回来,就得拿出实实在在的诚意和行动。
中国市场欢迎真诚的合作伙伴,但绝不会为反复无常的国家开绿灯。
能不能重新获得信任,能不能回到合作正轨,最终还是要看加拿大自己怎么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