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长江镍业网)
周四,国际油价继续承压下挫,源于市场对供需格局转变的强烈反应,供应压力缓解且需求增长势头减弱态势或延续至2026年初,基金削减多头头寸,加剧了下行压力。国内原油期货主力大跌3.66%至449.5元/桶;美原油连续于每桶58.34美元附近震荡,基本守住跌幅,但整体空头氛围浓厚。
一、过剩危机:供需格局逆转
欧佩克最新报告显示,10月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主要产油国原油日产量虽微降7.3万桶至4302万桶,但全球市场已从每日短缺40万桶转为过剩50万桶,步入结构性过剩阶段。美国原油产量超预期增长是关键推手,10月31日当周,其产量升至每日1365.1万桶,创EIA周度统计数据最高纪录。同时,OPEC分析指出,美国、巴西和圭亚那供应增长加速,预计明年非OPEC液体燃料产量将增加约130万桶/日,而全球原油需求增长不足以收紧供需平衡,充裕供应或延续至2026年。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全球原油库存将持续上升,2026年过剩产量有可能达到每日400万桶的创纪录水平,这将对中长期油价构成显著下行压力。
二、库存攀升:市场压力加剧
美国石油协会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130万桶,今年以来累计净增长49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原油库存也增加100万桶至4.104亿桶。经合组织商业库存回升至五年均值水平,库存增加反映出市场供应充裕,进一步压制油价。
三、机构观点分歧:长期需求存异
国际能源署在最新版《世界能源展望》中,放弃石油需求增长将在数年内见顶的预测,预计到2050年石油日需求量将达到1.13亿桶。而OPEC预计全球市场将在2026年实现供需平衡,放弃早前供应缺口预测,二者观点形成鲜明对比。
四、地缘政治与政策:扰动市场
美国对俄罗斯制裁扰乱原油市场,卢克石油公司宣布伊拉克某油田遭遇不可抗力,炼油商寻求替代方案,改变了市场供应流向。美国政府停摆临时结束,开门至1月30日,改善需求前景,对油价形成支撑。
六、技术分析:短期空头占优
油价6月底触及64.50美元、7月触及70.51美元/桶后,形成连续降低的高点与低点,近期形成潜在下行通道,受其显著压制,短期或以空头为主导。日线图RSI与MACD均位于负值区域,也暗示短期更可能下行。上行方面,首道阻力位于周三高点61.01美元,突破50日均线(61.19)将强化看涨倾向;下行方面,58.00美元构成初步支撑,跌破56美元或强化空头动能,10月低点55.96美元支撑位将成焦点。
短期来看,随着库存稳定及需求预期下修,市场参与者正为OPEC12月政策会议前可能出现的波动做准备,OPEC产量政策、地缘政治局势和美国经济数据都可能引发油价剧烈波动。长期而言,虽国际能源署预计石油和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至2050年,但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不可逆,石油产业需在满足需求增长的同时,应对能源转型挑战,加大清洁能源投入。各国政府和产油国组织也需加强政策协调,维持市场供需平衡。
石油产业正处于关键转折点,结构性过剩、库存攀升、价格震荡和机构观点碰撞,预示着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危机中蕴含机遇,石油产业需积极调整战略,市场各方也应密切关注动态,共同应对挑战,迎接未来曙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对市场进行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ccmn.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