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八个橙
■来源 营销头版
最近半年,“偷偷去亚朵开房”成了都市人的新默契。
社交媒体上,“亚朵平替卧室”“周末避难所”的标签频频出现。数据更直观:2024年亚朵营收突破72亿,其中380万只枕头、77万条凉被被买走,比不少家居品牌的销量还高。
我们总说家是港湾,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酒店当成了临时的逃难处?
![]()
图源:小红书
“在亚朵睡的第一晚,我哭了。”林姐的话很戳人。
这不是夸张。亚朵的床品配置,早跳出了传统酒店的“标准线”。记忆棉床垫能托住加班族僵硬的腰,深睡枕分软硬两个枕芯,连枕套都用了凉感面料。
有网友笑称,“把亚朵的枕头搬回家,才发现以前的觉都白睡了”。
睡眠焦虑,早成了都市人的通病。
加班到凌晨的年轻人,被孩子缠到崩溃的父母,还有被伴侣鼾声折磨的夫妻,家里的床永远附着“待办事项”:没改完的方案、没洗的碗、没辅导的作业。
而亚朵的房间里,只有“睡觉”这一个选项。
静音楼层的隔音玻璃,能隔绝街道的鸣笛;可调节的床头灯,不用迁就别人的作息;甚至窗帘都是三层设计,拉上就成了“人工黑夜”。
这些细节堆起来,就是“睡个好觉”的底气。
2024年亚朵零售收入21.98亿元,那些被买走的枕头和凉被,本质上是人们对“在家睡好”的补偿性消费。
如果说床品是基础,那“被尊重”的感觉,才是亚朵的杀手锏。
在家的我们,有太多身份:职场上要扛事的员工,家里要包容的伴侣,要迁就老人的子女。
唯独不是“只考虑自己”的普通人。但在亚朵,你只是“客人”。
入住时,前台会递上一杯温度刚好的茶——冬天是温热的普洱,夏天是冰镇的柠檬水,不用你开口问。
铂金会员的房间里,会有手写的欢迎便签,记得你上次说过“喜欢荞麦枕”。
这些看似微小的瞬间,恰恰填补了消费升级里的“尊严缺口”。经济型酒店只提供“能住”的空间,高端酒店的服务带着距离感,而亚朵的服务,刚好落在“舒服”的点上。
![]()
图源:小红书
有个95后姑娘说,她每月发薪都去亚朵住一天。
不是图奢侈,是喜欢“不用收拾的房间”“在家我要收拾全家的烂摊子,在这儿,终于有人为我服务一次。”
这种被重视的感觉,正在变成消费动力。
数据显示,2025年情绪舒缓类酒店订单同比增187%,人们愿意为“静音楼层”“无接触服务”多付20%-30%的溢价。
有人说,“偷偷开房”是对家庭的逃避。但笔者更愿意相信,这是都市人的“自我救赎”。
在亚朵睡够8小时后,买份早餐回家,陪孩子吃早饭时更有耐心;在房间里看完一部电影,第二天合租时,对室友的吵闹也多了份包容;改完方案,回家给妻子带了束花。
在亚朵充的电,最终都带回了家里。
亚朵的成功,从来不是靠“床品好”这么简单。
它抓住了这个时代的痛点:我们努力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却忘了给自己留一点空间。
它把“睡眠”“尊严”“孤独”这些看不见的需求,做成了看得见的产品。
或许这就是亚朵最温暖的地方——它不是让你逃离家,而是让你有勇气,更好地回到家。
毕竟,所谓“避难所”,从来都不是长久的归宿。它只是一个驿站,让你歇口气,再继续往前走。
参考消息:
鲁南网:《从住宿到生活方式,亚朵如何打造高粘性会员生态? 》
行业资讯、案例资料、运营干货,精彩不停
![]()
更多营销资讯,尽在【营销头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