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松桃马路冲村:绿头清水鸭蹚出乡村振兴致富路

0
分享至

11月12日,笔者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马路冲村绿头清水鸭养殖基地见到,成群的绿头清水鸭在清澈的溪流中欢快地游动、嬉戏追逐,时而潜入水中觅食,时而在岸边休憩,鸭群的“嘎嘎”声此起彼伏,奏响一曲生动的“致富曲”。


客商在马路冲村购买绿头清水鸭。

近年来,马路冲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党员示范养殖+脱贫户”的发展新模式,将小小的绿头清水鸭养殖做成了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产业。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产业发展,党建是引擎。为破解村集体经济薄弱、脱贫户增收后劲不足的难题,马路冲村党支部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绿头清水鸭提供理想生长条件,因地制宜,立足市场需求,将绿头清水鸭养殖确定为特色主导产业。为确保产业健康发展,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工作专班,由驻村第一书记带头,率领村干部和驻村干部组成“先锋宣传队”,深入农户家中、走到田间地头,“面对面”讲解产业奖补政策,“心贴心”算好经济增收账。

“我们反复上门,就是要彻底打消大家的顾虑,把党的好政策讲清、讲透,让乡亲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效益,有信心跟着干。”马路冲村驻村第一书记龙正强介绍道。通过精准宣传动员,将党组织优势成功转化为产业发展推动力。

在发展过程中,马路冲村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鼓励有技术、有能力党员养殖户率先扩大规模,建设示范养殖点,为其他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形成了“党员做给群众看,党员带着群众干”的良好氛围。这种“党员示范养殖”的模式,不仅降低了脱贫户的养殖风险,更在实践中为他们提供了“活教材”,有效激发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动力。

联农带农“暖心”,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产业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惠及群众。为充分调动脱贫户的养殖积极性,马路冲村党支部采取到户项目奖补方式,实施到户养鸭项目,鼓励脱贫户、监测户养殖绿头清水鸭,验收合格后,按每羽40元的标准给予产业补助,每户最高补助金额可达2万元。这一“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如同给脱贫村民们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让大家养鸭的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马路冲村购买绿头清水鸭在溪水中觅食。

在党组织的有力推动和奖补政策有效激励下,马路冲村的绿头清水鸭养殖产业迅速形成规模。截至目前,全村从事绿头清水鸭养殖的脱贫户、监测户已达50余户,户均增收超过2万元,成功带动200余人稳定增收,蹚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脱贫养殖示范户龙正升向笔者透露:“因经济不景气,去外面打工不好找事做,不如在家里面创业。今年养殖500只鸭,到出栏时,成本控制在一只26元到28元。这批鸭算11块钱一斤,平均每只鸭重5斤,就算一只赚25块也是12500元,加上政府产业奖补20000元,收入可达32500元,比在外打工强多了!明年,我将扩大规模,准备养到10000只以上。绿头清水鸭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禽类食材,其肉质紧实且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营养价值显著高于普通家禽。其脂肪含量较低且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适合注重健康饮食的人群。”

驻村第一书记龙正强介绍:“我们村绿头清水鸭,以天然水草和小虫为食,辅以玉米、蔬菜,饮用纯净清水,从而孕育出品质卓越的绿头清水鸭,远胜于市面上的普通鸭子,备受客商青睐,远销重庆秀山、湖南凤凰及铜仁周边的农贸市场。”

如今,一只只欢快的绿头清水鸭,已成为马路冲村村民眼中的“金凤凰”。它们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叫”响了乡村振兴的奋进曲。马路冲村以党建为笔,以产业为墨,在苗乡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动画卷,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在乡村振兴的蓝图上书写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生动篇章。(文/图 石乔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5516文章数 20077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