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部队这几个字,好像就是安全感的代名词。
不过放在印度这个神奇的国家,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印度黑猫部队,实战中的屡次失误的反面教材,让世界开了眼,简直就是“搞笑特种兵”。
200打10还伤亡20,民众更是代价惨重。
![]()
被称为印度特种王牌的部队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他们真的是绣花枕头吗?
“金庙惨案”
1984年,印度发生了一场震动全国的惨剧——“金庙惨案”。
![]()
这起事件不仅成为印度历史上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也影响了印度特种部队的诞生。
金庙,位于印度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市,是锡克教的圣地,数百年来,成千上万的锡克教徒前往朝圣。
可是,在1984年,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为了镇压正在锡克教徒中蔓延的分裂主义运动,决定发动一场名为“蓝星行动”的军事行动。
![]()
这一决定最终导致了惨烈的冲突。
印度军队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强行进入金庙,结果行动中不仅没有迅速消灭锡克教武装,反而造成了数百平民的伤亡。
![]()
尽管最后军队宣告“胜利”,但“蓝星行动”也暴露了印度军队的严重缺陷——指挥失误、装备落后、情报不足,甚至军人缺乏有效的城市反恐作战经验。
金庙的血腥冲突让印度政府痛定思痛。
印度缺乏一支真正能应对国内突发事件、尤其是处理大规模暴乱和恐怖袭击的专业力量。
于是,印度决定采取一项前所未有的举措:组建一支专门的反恐部队。
这支部队将肩负起维稳、反恐、解救人质等任务,直接向总理办公室报告,并享有高度的政治支持。
![]()
就这样,1986年,印度政府最终成立了“国家安全卫队”,俗称“黑猫部队”。
黑猫部队的组织架构、训练方式以及设备装备,都受西方特种部队的影响,尤其是模仿了英国皇家特勤队(SAS)和德国GSG9的训练模式。
所以说,印度对这支“精锐”的期待可见一斑。
黑猫部队的训练选拔
为了黑猫部队这支精锐,印度政府毫不吝啬地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希望通过高标准、严要求来筛选出最具潜力的战士。
![]()
体能测试要求应征者能够在高强度的情况下完成长时间的耐力训练和暴力体能测试,如长时间跑步、负重行军、游泳等基本技能。
此外,心理素质的考察也极为重要,候选人必须在极限压力下保持冷静,展示出过硬的决策能力与心理承受力。
与西方特种部队相似,黑猫部队的选拔不仅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个体意志的极限挑战。
像美国海豹部队的“海豹周”和英国SAS的“恶魔周”一样,黑猫部队的选拔同样设有“魔鬼训练周”,许多人在这一过程中因无法承受压力而被淘汰。
![]()
在训练方面,黑猫部队的过程堪称严格且全面。
其训练内容涵盖了从常规武器使用到高级战术演练的方方面面。
与世界顶级特种部队一样,黑猫部队的成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枪械的使用,还要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战术演练,包括城市反恐、森林战斗、山地作战、海上作战等。
在装备方面,黑猫部队的武器选择上也体现了与西方特种部队的高度一致。
除了常规的轻武器,如步枪、手枪、冲锋枪等,黑猫部队还拥有高科技的装备,包括夜视仪、通讯设备、无人机等现代化装备。
![]()
这么看来,黑猫部队在选拔和训练方面绝对是印度军事体制中的一支精锐力量。
那究竟成果如何,还要手底下见真章。
搞笑特种兵
2008年11月26日,孟买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恐怖袭击事件。
十名武装分子通过海上小艇潜入孟买市区,随即展开了血腥的攻击,目标直指印度的经济和文化中心。
他们持AK-47步枪和手榴弹,肆无忌惮地进行大规模屠杀。
![]()
当恐怖袭击发生后,孟买的警察部门迅速响应,但由于设备简陋、缺乏足够的战术训练,恐怖分子迅速控制了多个重要地点。
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决定派遣黑猫部队这支精锐前往支援。
但谁能想到呢,黑猫部队的到达却异常迟缓,这一拖延给恐怖分子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展开行动,导致了更为严重的伤亡。
按照国际反恐的标准,特种部队应当在恐袭发生后一小时内到达现场,而黑猫部队却花费了近9个小时才抵达孟买市区。
![]()
黑猫部队的总人数超过200人,面对10个人,应该是手到擒来的。
但现实结果却大不相同。
面对恐怖分子,黑猫部队并没有采取有效的包围或封锁战术,而是过于依赖正面强攻,但就是正面,他们还不太敢上。
在泰姬玛哈酒店和奥贝罗伊酒店等关键地点,黑猫部队不仅未能迅速夺回控制权,还在极度复杂的环境中与恐怖分子展开了漫长的对射,有的时候都找不清位置。
![]()
由于缺乏对建筑结构的熟悉以及不合理的部署,黑猫部队在进攻过程中屡屡陷入恐怖分子的伏击,导致不必要的伤亡和资源浪费。
此外,黑猫部队对现场情报的依赖过度,致使他们在面对迅速变化的战场局势时反应迟缓。
与美国海豹部队和英国SAS等世界级特种部队不同,黑猫部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然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独立决策能力。
信息的迟滞和战场上的迟缓反应,直接导致了更多的无辜人员遭受伤害。
![]()
尽管孟买警察局有一定的现场指挥和控制,但由于装备落后、缺乏训练,警察在处理恐怖分子时显得束手无策,黑猫部队在战斗中简直无所作为。
在这场持续了近三天的恐袭行动中,黑猫部队的表现成为了国际反恐的反面教材。
事件最终造成了超过17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黑猫部队在战斗中的表现使得这些伤亡本可以避免的局面变得更加悲惨。
![]()
伤亡数字的不断攀升,让这场恐袭事件不仅仅成为了印度的一次反恐失利,也让印度特种部队的实战能力展现在全世界眼前。
更让人惊讶的是,除了百姓伤亡,黑猫部队自己也伤亡20人,是恐怖份子的两倍,其中一个还是小指挥官,常常出现在征兵广告上的人。
简直让人不知道说什么是好,由此,黑猫成了搞笑特种兵,成了绣花枕头。
那精心训练的他们表现怎么会这么离谱了,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
败絮其中
与西方特种部队不同的是,印度的黑猫部队在选拔过程中并未完全摒弃社会关系的影响。
尽管印度政府力求公平,确保选拔过程尽可能不受干扰,但在实践中,可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
某些部队成员的晋升往往与其家庭背景或政治关系密切相关,这就让部分训练成绩并不完全反映战士的真实能力。
毕竟发展前景好,难免一堆关系户。
![]()
这样的选拔机制,使得一些真正具备高素质和能力的士兵,可能因为缺乏关系而无法进入部队或获得晋升机会。
军队和警察的晋升都受制于关系户,这样一来,明明是重要岗位,但管理者可能就是草包。
这一系列情况下来,丢人的实战结果就有了原因。
都说痛定思痛,在这之后,黑猫部队更是不断地调整和自我提升。
但想要要成为世界级的反恐精英,仍然任重道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