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看剑:辛弃疾的悲旅人生》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提起辛弃疾,你是不是只想起课本里的一代豪放词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写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的文人,竟是能率五十人闯万军大营擒叛徒的战神!他的一生,是文武双全的传奇,更是被时代辜负的悲愤史诗。
《挑灯看剑:辛弃疾的悲旅人生》是聚焦辛弃疾仕宦、交际、思想的传记,以诗词为线索,以南归、出仕为节点,带你读懂这位南宋 “孤勇者” 的四十年家国悲歌。
![]()
文武天花板!他的起点比小说还燃
出生于北宋遗民之家,辛弃疾的青少年浸满“靖康之耻”的伤痛。21 岁那年,他振臂一呼,拉起两千人的抗金义军,成为济南府(当时属于金国管辖)响当当的青年领袖。
最传奇的是义军首领耿京被叛徒杀害后,辛弃疾亲率五十名骑兵,夜闯金军数万人的大营。在刀光剑影中,他生擒叛徒,策马狂奔千里,将其押至南宋行都建康(今南京),至此南归成为宋人。正如他在词中追忆的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彼时的他风华正茂,满心都是 “恢复中原,还我河山” 的壮志。
可谁能想到,这位雷厉风行、有勇有谋的战将,南渡后竟被朝廷 “雪藏”,空有一身武艺和满腹韬略,换来的却是频繁调任、处处掣肘,最终只能在诗词中抒发 “报国欲死无战场” 的悲愤。
![]()
不止是词人,更是南宋的 “人间清醒”
这部传记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辛弃疾。他不是只会 “怒发冲冠” 的武将,也不是只会 “把酒问天” 的文人。
他懂政治,看透了南宋官场的腐败与懦弱,在词中发出 “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的叩问;他重情义,与陈亮等挚友肝胆相照,留下 “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 的千古绝唱;他爱生活,在田园间插禾种稻养花,既写下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的清新佳句,也用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勾勒出农家生活的温馨画面。
透过他的词句,我们更能看清南宋的时代风貌:“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藏着山河破碎的伤痛,“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又透着不忘恢复中原的信念。辛弃疾的悲,是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的隐忍,更是一个时代无以言说的悲剧。
为什么一定要读这部书?
作者远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耕宋代历史人物研究,著有《应是飞鸿:苏东坡的诗旅人生》等多部佳作。他以辛弃疾的诗词为匙,解锁这位词人的人生密码 —— 从 “年少万兜鍪” 的豪情到 “春风不染白髭须” 的慨叹,从 “众里寻他千百度” 的孤高到 “以手推松曰‘去’” 的疏狂,每一句词背后的故事都被细细拆解。
474 页厚重内容,18 个章节脉络清晰,从北方生涯到南渡岁月,从朝堂纷争到田园隐居,详尽书写了辛弃疾从青年到晚年的人生历程。书中既有 “燕兵夜娖银胡䩮,汉箭朝飞金仆姑” 的惊心动魄,也有 “笑语盈盈暗香去” 的细腻动人,更有对历史根源的深刻剖析。
无论你是诗词爱好者,还是历史迷;无论你想了解辛弃疾的传奇人生,还是想读懂南宋的兴衰往事,这部书都能给你答案。
![]()
![]()
外封 内封
《挑灯看剑:辛弃疾的悲旅人生》
作者:远人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定价:78 元
出版日期:2025 年 8 月
翻开这本书,让我们走进辛弃疾的世界,感受他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的热血,读懂他 “想当年,金戈铁马” 的坚守与 “可怜白发生” 的无奈。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重温一位古代英雄的家国情怀,或许能给我们不一样的力量。
制作:凌小凡
初审:谢惠
复审:罗明钢
终审:李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