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苏无锡的钱先生反映
自己开车时嘴里叼了一支牙线棒
而后收到处罚单
违法行为是:
“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此事件引发热议
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
据“问政江苏”微信公众号,钱先生称,今年8月,他驾车途中觉得无聊,便将一支牙线棒叼在嘴里,被交通摄像头拍下。随后,他就收到了相关处罚信息,认定其“驾车时有其他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
钱先生感到不解,从抓拍照片来看,他的驾驶姿势规范。“我双手握方向盘、目视前方,既没分散注意力,也没影响操作。”
![]()
于是,他通过交管12123APP进行申诉,得到的回复是“嘴里叼牙线如果存在分散驾驶员注意力、影响驾驶操作的行为属于妨碍安全驾驶”。
![]()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二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
此前有不少案例显示,驾车吸烟等明确影响安全的行为,常被认定为“妨碍安全行车行为”,予以处罚。
但钱先生表示,他不抽烟,车内也没有烟雾,钱先生希望交警部门仔细核实,撤销对其警告处罚,消除影响。
11月12日傍晚,无锡宜兴市交管部门表示,经复核,当事人的行为未实质性影响到操作驾驶车辆,原认定确有不当。目前,已依法撤销,并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了严肃批评,同时,将进一步优化执法审核流程,提升对交通违法认定的精准性,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
随后,钱先生表示,违法行为记录已撤销。他表示,“我也会吸取本次经验教训,在以后开车过程中,一定会注意驾驶安全。”
![]()
此事引发广泛热议。有网友认为这样的处罚太过严苛,有点“上纲上线”,也有网友持支持态度,认为“交通安全无小事”。
还有一些中立观点则认为,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刀切地完全禁止或全部放任。
![]()
![]()
开车时叼牙线棒是否违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查询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中列举的驾驶机动车不得有的8类行为中,并未明确提及“叼牙线”“吃口香糖”等具体行为。因此,在实践中,如何认定此类行为是否违法,就有不同考量。如江苏省交通事故报警热线电话的工作人员曾在受访时称,在正常驾驶的情况下,叼牙线棒不算违法。“手没离开方向盘,正常开车的话,我觉得不算违法。”
![]()
北京市炜衡(南京)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旭辉表示,虽然《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了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但对于“口叼牙线”是否属于妨碍安全驾驶行为,在进行解释认定时也需考虑合理性。
“驾驶人虽叼了牙线,但双手没有离开方向盘,正常驾驶,这种情况下的危险性程度与接打电话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此时予以警告的处罚在合理性上有待商榷,缺乏对轻微违规行为的教育引导优先原则。”吕旭辉强调,该案件的处理情况也是给广大驾驶员提了个醒,警惕驾驶过程中可能妨碍驾驶安全的行为。
从安全角度出发,避免此类行为是降低风险的最佳选择。
![]()
针对此事,极目新闻评论称——
安全无小事,但执法有尺度。这个尺度,就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交通执法既要有“铁腕治违”的力度,更要有“明辨是非”的精度。毕竟,法律的权威不在于处罚的严厉,而在于公众对公平正义的信服。唯有让每一项处罚都经得起事实与情理的检验,交通安全才能真正成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的共识。
超全交通违法行为记分表
![]()
![]()
![]()
![]()
![]()
来 源:中国青年报、问政江苏、南方日报、新华日报、人民日报、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