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明抢中企安世半导体控制权的事情还未完全落下帷幕,欧盟又开始作妖了,这次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华为、中兴等高科技企业,威胁只要使用中企的设备,不但被拉入欧盟的黑名单,还会被切断援助?
在中美达成共识的情况下,欧盟为何跳出来和中国作对?中方又该如何应对?
![]()
筑墙自保的布鲁塞尔
在欧盟的心脏地带,技术主权事务的副主席汉娜·维尔库宁正在酝酿一场风暴,她推动的,是一项极具强制力的法规草案,目标明确且强硬:命令所有成员国,必须从各自的电信网络中,彻底拔除那些被贴上“高风险供应商”标签的设备。
这不再是2020年那个温和的“5G工具箱”建议了,这是一道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铁腕命令。不听话?后果很严重,成员国可能会发现自己站在被告席上,面临欧盟的侵权诉讼,甚至要吞下巨额的财务罚单。
![]()
谁是“高风险供应商”?去年,华为和中兴的名字被公开、正式地写在了这份名单上。其实这早有预兆,前任委员蒂埃里·布雷顿就曾点名这两家公司,还承诺要把他们的技术从欧盟委员会自己的内部网络里清除出去。
这一切都打着神圣的旗号,欧盟发言人托马斯·雷尼耶解释说,5G网络是欧洲的经济命脉,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保障它的安全。这套说辞的背后,是一种内向收缩、寻求绝对安全的“堡垒欧洲”构想。
![]()
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斩断被定义的外部依赖,尤其是来自中国的技术依赖,来构建一个自己人说了算的技术和经济领地。哪怕这么做的代价是惨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与部分全球供应链的“硬脱钩”。
这堵墙不仅要建在欧洲内部,布鲁塞尔还想把“护城河”挖到全世界。他们手里的工具,是一个名叫“全球门户”的庞大计划。这个2021年启动的项目,号称要在7年内砸下3000亿欧元,投资全球的基础设施。
![]()
很多人都看明白了,这就是欧洲拿来对冲中国“一带一路”的招数。现在,这个工具又有了新用途:如果哪个第三世界国家想接受欧盟的援助,却又打算把钱花在中企的项目上,那么对不起,这笔援助资金可能会被直接扣下。
然而,这座理想中的堡垒,从地基开始就问题重重。欧洲议会的议员巴里·安德鲁斯就毫不客气地批评,这不过是“新瓶装旧酒”,压根没什么新增资金,更像一场华丽的宣传秀。来自复旦大学的丁纯教授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计划试图用有限的公共资金去撬动庞大的私人资本,这种模式本身就存在致命缺陷。
![]()
马德里的另一种答案
就在今年,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开启了他登基后的首次对华国事访问,而首相桑切斯,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已经三次踏上中国的土地。这种密集的高层互动,传递的信号再清晰不过:马德里有自己的外交罗盘,不会跟着别人的指挥棒转。
这背后,是一种截然不同的“战略自主”哲学。在西班牙看来,真正的自主,不是把自己锁起来,而是有能力在复杂的多极世界里,不受任何单一外部力量的摆布——这其中既包括美国,也包括欧盟内部试图“一刀切”的指令。
![]()
自主,就是保有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的主权,这是一种外向的、开放的“枢纽欧洲”构想,桑切斯首相的态度尤其能说明问题。
他曾公开警告,欧盟不应该走向军事化,面对冲突应坚持外交途径,这番话,无疑是说给那些想把欧洲绑上美国战车的人听的。
![]()
摇摆的巨人德国
如果说布鲁塞尔和马德里代表了欧洲的两个极端,那么德国,就是那个被撕裂在中间的巨人。它的处境完美地展现了“堡垒”与“枢纽”两种模式在一个国家内部是如何激烈碰撞、相互掣肘的。它既想走进那座安全的堡垒,又舍不得枢纽带来的繁华。
政治上,德国政府已经和国内的电信运营商达成了协议,定下了一个目标:在2029年之前,彻底淘汰网络中所有的中国供应商设备。这个表态,无疑是在向布鲁塞尔的“堡垒”构想靠拢,展现了政治上的“正确”,但现实的引力,却把它死死地拽向另一个方向。
![]()
翻开德国电信网络的家底,近六成的设备都来自中国供应商,想把它们全都换掉?行业估算,仅仅在德国,这笔替换费用就将超过20亿欧元。这还只是直接成本,更深层次的依赖,来自于那些撑起德国经济半边天的巨头企业。
大众汽车全球销量的45%由中国市场贡献,化工巨头巴斯夫30%的营收也来自中国,让这样一个经济体与中国“脱钩”,无异于自断臂膀。这种剧烈的内心冲突,直接导致了政策上的“瘫痪”。
![]()
那个“2029年”的时间点,听上去像是一个决心,实际上更像是一种拖延。它暴露了执行过程中无法想象的困难和内部巨大的阻力,是德国在两种自主模式间摇摆不定的最好写照。
更有意思的是,德国政府甚至在考虑动用纳税人的钱,也就是公共财政,来补偿德国电信等运营商因替换设备而产生的巨大损失。这个动作深刻地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真相:“堡垒”模式在经济上是不可持续的,它高昂的成本,最终必须由整个社会来买单。
![]()
谁为这场豪赌买单
整个欧洲的电信行业,早就对布鲁塞尔的强制措施怨声载道了。行业协会GSMA算过一笔账,如果强行排除华为和中兴,欧洲的运营商们将为此多掏出62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而整个欧洲的5G网络部署进程,将被拖慢整整18个月。
运营商们的普遍看法是,中企的技术方案,比起诺基亚、爱立信这些西方替代品,性价比优势实在是太明显了。
![]()
他们还担心,这种大刀阔斧的强制替换,很可能会引发网络服务的频繁中断,技术稳定性会大打折扣。更何况,诺基亚和爱立信这两家公司的产能和价格,真的能满足整个欧洲市场的需求吗?
面对欧盟咄咄逼人的态势,就在1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公开表态,直指欧盟在根本拿不出事实证据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就对中国企业实施限制,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
![]()
结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欧洲最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成为一个自我设限、固步自封的堡垒,还是一个自信开放、拥抱世界的全球枢纽?这个抉择,将深刻地改变全球的技术版图和地缘政治的平衡。
观察者网2025-11-11《“欧盟想强制成员国剔除华为和中兴设备”》
中国青年报2025-11-11《欧委会要求欧盟成员排除中兴、华为设备,中方:损人不利己》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