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在小区里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收入稳定、工作环境也好,太方便了!”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居民王荣强满脸笑意地说。今年9月,他偶然得知社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后,主动咨询岗位信息,经服务站精准推荐,成功入职奈曼旗牧原肉食加工厂从事大肠开盘工作,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心愿。
当前,在经济结构深度调整、产业加速升级的背景下,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凸显,部分岗位“招工难”与劳动者“就业难”问题并存,而精准对接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核心。为此,奈曼旗积极落实就业促进行动,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模式,在强化就业政策宣传的同时,新建或升级“家门口”就业服务站40家,在大沁他拉镇、希望社区等地因地制宜设立“零工驿站”与“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形成覆盖全旗的网格化工作网络,为群众就近获取就业服务搭建了坚实平台。
走进各就服务站,职业指导台、岗位信息栏、休息洽谈区功能分区清晰,各类便民设施一应俱全。工作人员通过梳理更新“零工花名册”,详细记录水电工、泥瓦工、焊工等技术工种,以及家政保洁、通下水等便民服务类零工的个人信息与技能特长,让服务站成为社区居民生活中可靠的 “应急帮手”。
“前几天家里下水道堵了,联系服务站后不到半小时,师傅就上门解决了,又快又靠谱!”希望社区居民对就业服务站的便捷服务赞不绝口。据服务站工作人员刘丽颖介绍“零工花名册”会实时更新人员信息与技能动态,居民或商户有需求时,只需一通电话,工作人员就能快速匹配合适的零工人员,真正实现“下楼找活、上门服务”,让零工就业更便捷,群众办事更省心。
除了满足零散的零工需求,服务站更是居民对接稳定工作的重要纽带。截至目前,仅希望社区的就业服务站就已通过对接服务帮助11名居民实现稳定就业,找到心仪工作。
这种“社区就近服务+灵活就业+稳定就业”的模式,正是奈曼旗“双驿站”建设的核心思路。除希望社区外,大沁他拉镇的“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也已投入运营,该服务站同样选址在镇中心居民区,配备专职人员和便民设施,为居民提供岗位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让农村劳动力不用出镇就能找工作、学技能。
下一步,奈曼旗将继续把“双驿站”作为就业服务的基层支点,进一步扩大就业服务站覆盖范围,优化线上小程序功能,丰富零工岗位和长期岗位储备,力争帮助更多居民实现灵活就业或稳定就业,让就业服务的“零距离”温暖每一位群众。(刘小雷、路金英)
来源:通辽市人社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