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抗“糖”药箱中的“医”靠保障

0
分享至


2025年经观大学生训练营

抗“糖”药箱中的“医”靠保障

(作者:杨斯涵 指导老师:陈广宁)

为了维持每日血糖的稳定,孙景贤每到饭点时都要去药箱里拿“拜糖平”,这是与每餐第一口饭一起吃下的药物,同时还需在饭后服用“二甲双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已经变成了她的习惯。

初识疾病,药箱负重压心怀

30多年前,42岁的孙景贤发现自己的体重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度减轻的现象,同时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症状,经过一系列的检查被确诊为糖尿病。从那时开始,孙景贤的生活中就增加了一个药箱,沉甸甸的药箱里除了日常服用的药物,更多的是孙景贤的忧愁。

20世纪90年代初孙景贤刚得病时,她每月不得不购买进口药物,并进行必要的医疗检查,在医保还没有对慢性病提供特别保障时,这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当年,孙景贤每月的工资一千元不到,刚患病时,她需要服用八十元左右一盒的“迪化唐锭”来维持血糖,每月购买药物就已经占据个人工资的四分之一。与此同时,为了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她还需要定期到医院做“尿葡萄糖定性试验”和“静脉血浆葡萄糖检测”,每年定期还要去住院调理,以及中医辅助等治疗项目,以上这些花费了她许多的精力和财力。

随着90年代末期国企深化改革,国家改变了“多重二元分割”状态的医疗保障制度,正式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施行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保保障模式。1998年12月14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用人单位缴费率应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随着经济发展,用人单位和职工缴费率可作相应调整。城镇职工医保实施后,孙景贤的医疗费用虽然是由用人单位和她共同承担,但是由于当时药品报销力度相对较小,因此单位承担部分较少,导致她的日常监控、定期调理等医治花销基本上是由个人承担。

对于像孙景贤这类对用药数量和品质有着极大需求的慢性病群体来说,买药、治病依旧是生活中沉重的压力。与此同时,除了经济上的支出以外,糖尿病对于她身体素质和情绪状态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制度完善,减负增效暖心房

糖尿病和时刻控制血糖伴随着孙景贤从中年步入到老年。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孙景贤的身体机能也大不如年轻时的状态。药箱里的药物从最开始的“迪化唐锭和调理中药”变成了“二甲双胍、维生素B12、拜糖平”;胰岛素计量也从每日的5个单位上涨到了10个单位。日常用药越来越多,孙景贤的药箱也越来越重。2018年,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后,推动了“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彻底改变了药品的定价和采购模式。《前十批国家药品集采的“老问题”和第十一批的“新变化”》中提到,截至目前,前十批集采已实现三重目标:患者药费负担显著减轻,重点慢性病药费下降55%,自付比例从30%降至10%。 从2018年开始至今,几乎每一批国家采集的药物都包含了重要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在第三批集采过程中,上海信谊天平药物的“国产二甲双胍片剂”,每片价格降至仅几分钱,一瓶(0.25g*100片)的价格不到5元钱。与此同时,为有效减轻患者用药负担,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益,首批集采中,进口原研药占据重要位置,老百姓用起了“贵族进口药”,进口药价格更加“亲民化”。

孙景贤在刚生病的前20年服用“迪化唐锭”,因为“迪化唐锭”对胃肠具有一定的副作用,近十年里,孙景贤根据医嘱服用“格华止”。孙景贤提到的“迪化唐锭”和“格华止”都是含有效成分为“二甲双胍”的糖尿病治疗药物。在这30多年里,“迪化唐锭”这类进口药从八九十元每盒,如今变成30元甚至更低的价格。



(孙景贤的药箱 杨斯涵摄)

自2017年开始,国家就陆续开展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据中国新闻网《中国连续3年进行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 18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报道,在2018、2019、2020年分别谈判纳入17个、70个和96个药品,价格降幅分别为56.7%、60.7%、50.64%,降幅均达到一半以上。经过多轮调整后,医保目录结构更加合理、用药层次更加丰富。

哈尔滨政府在2022年6月发布了对慢性病、特殊疾病的新政策,政策中将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门诊或凭医嘱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胰岛素发生的医疗费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统筹金实行年度限额管理,统筹金年度最多支付不超过2400元。孙景贤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是在2022年纳入门诊报销范围的,胰岛素每年补助2400元,我打“来得石”最早200多元一支,现在99元一支,国家一年给2400元,基本上够用”。

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糖尿病患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是全方位且深远的,无论是身体健康、生活质量,还是经济和精神方面,都会带来不小的挑战。针对并发症,不同地区医保局都出台了相对应的政策。以黑龙江为例,省医保局印发了《黑龙江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认定标准(试行)》实行季度限额管理,根据并发症的数量,年度支付限额有所不同。孙景贤欣慰的说,“像我老伴杨国华,和我一样有糖尿病同时也有高血压合并三级肾病,他每季度都有600元的特病医疗补助,在买药、住院治疗上面的大花销,国家都能给予很大的帮助”。



(杨国华的药箱 杨斯涵摄)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像孙景贤、杨国华这样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老年群体正在不断扩大。随着国家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分级诊疗的深入推进以及药品集采政策的常态化实施,老年人看病用药的经济负担正在切实减轻。与此同时,全民健康素养不断提升,健康管理意识逐渐增强,家庭药箱已不再是沉重的负担象征,而是成为科学防控疾病、维持身体状况稳定的日常健康支持工具。

药箱减重,健康之路守心间

根据《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发布,中国有超过1.18亿糖尿病患者,占全球22%的比例,是全球糖尿病负担最重的国家之一。“现在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了,上次我去检查看到了很多年轻人,现在年轻人不健康饮食、不规律休息,年龄不大,体重超标,血糖攀升”,孙景贤担忧的说。糖尿病所涉及的人群已从老年人扩散到全年龄,慢性病的影响已经逐渐扩大。

2025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关于印发“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旨在应对居民超重肥胖问题。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等此类慢性病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国家加强科学普及和宣传倡导,提高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加强干预,予以改善慢性病、癌症等病情的年轻化与大众化。孙景贤回忆说:“当年由于生活工作压力大,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按点,导致内分泌失调,同时又有家族糖尿病史遗传的因素,导致她在中年患病。刚生病时,170厘米的她,体重从140多斤暴减到110多斤,医生特意嘱咐她,血糖调整过来后,要将体重维持她身高的标准体重。因此,孙奶奶这30多年里,对体重控制、每日饮食以及身体素质都更加注重。她每天定量用餐,每天坚持运动保证8000步以上。由此血糖控制也较好,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8以下。

“体重管理年”绝非简单的“号召减肥”,而是一场关乎国家医保体系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活力的战略性投资。它试图将医保支出从被动、高昂的“治疗”模式,转向主动、更具成本效益的“预防”模式,最终目标是实现个人健康、医保可持续和国家发展的多赢局面。这为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动力。而前端有效的健康管理,将有助于减缓老龄化进程中医保基金压力的增速,从而能更持续、更从容地守护像孙景贤这些需要长期用药的群体,也减轻了国民的医保压力。医改正在向着更科学、更有效、更普惠的路径发展,同时也大力促进国家医疗保障向着更优、更省、更好的方向前行。

随着国家医疗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优化,那只小小的药箱,承载的已不再是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而是国家医改的温度和民生保障的厚度;药箱在慢性病患者心中逐渐“减负”,但慢性病患者的“晚年生活品质和尊严”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十五载抗“糖”史,让药物从最初维持健康的希望火苗,渐渐成为日常守护的温暖“医”靠。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供参考、交流,不构成任何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经济观察网 incentive-icons
经济观察网
以“理性、建设性”为基本价值观,赋能中国商业全球决策的财经资讯平台
10931文章数 7681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