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都是乱世出豪杰,每个怀着雄心壮志的男儿都想建功立业,封狼居胥。
从"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霍去病到"但使龙城飞将在"的飞将军李广,都是怀揣着这样的梦想。然而翻看浩如烟海的历史画卷,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近代的中国,从清帝宣统退位以后,就掀起了军阀割据的浪潮。各色各样的人轮番登台,角逐着历史的潮流。
你方登台我来唱,一个又一个的大人物闪亮登场,如同小丑一样,又在历史的潮流愚弄之下,被捉弄得烟消云散。
![]()
直到解放战争结束,新中国在耀眼的余晖中宣告成立,才真正的稳定下来,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充满传奇的共和国开国将领,作为开国上将的张宗逊就是其中的一位。
言传身教,从容入党
1908年的初春乍暖还寒,略带寒意的北风还偶尔吹起黄土高坡上的尘土,让人睁不开眼睛。张宗逊就在这个时节,在陕西渭南的一个农户家里出生了。
此时整个中华大地,还是爱新觉罗家的天下,但也是摇摇欲坠,经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当他还没有看清楚这个时代的样子,宣统已经退位了。
![]()
教育不仅仅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经历,也会改变一个家族的历史轨迹。张家虽然不是什么书香门第,但也知道读书写字的重要性,于是不到7岁的张宗逊就被父母送进了私塾,开启了自己的读书生涯。
学习本是件枯燥的事情,但有的人却乐此不疲。
12岁那年,张宗逊被家人安排到学校,开始读小学。两年以后,在叔叔张浩如的安排下又到赤水职业学校求学。
张浩如很早就致力于革命事业。而哥哥张宗适已经在接受我党的熏陶。14岁的张宗逊就沉寂在马克思主义的宏伟蓝图之下,参加各种爱国运动。
![]()
两年以后又在哥哥张宗适的举荐之下,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正式地接受党的教育。
时光总是在忙碌的日子里不知不觉地逝去,当张宗逊考入黄埔军校的时候,他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从此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一路坎坷的奔波着。
忠心护党,保家卫国
人生总要面临选择,虽然没有对错,但总是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
当1927年的春风再次吹过长江两岸的时候,万里江山繁花点点。从黄埔军校顺利毕业的张宗逊成为了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名小军官。
或许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念念不忘,也或许是感受到了组织的召唤,当秋收起义的枪声响起的时候,他已经回到了共产党的身边,成为了红军的一份子,一路跟随着毛主席的脚步,不曾有过停歇。
![]()
井冈山上花正红,革命的声音也与大地共鸣。张宗逊成为了红四方面军的一名连长。
他带着部下严格执行上级交代的命令,每每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从打土豪分田地,到建立苏区革命根据地。仅仅两年的时间,张宗逊已经是一名师长。
黄埔出身无弱将,这一点在张宗逊的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第一反围剿的过程中,他就曾率队活捉过国民党的师长,凭借着自己优秀的指挥作战能力,在历次的反围剿中都屡立战功。
![]()
心中藏着对信仰的真诚,才能执着于对真理的追求。
在一次作战中张宗逊还是受伤了,但是他却始终藏着对党的怀念,还未完全康复的张宗逊就回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身边。然而此时,共产党却陷入危机当中。
作为红四方面军顶头上司的张国焘却藏着一颗调转枪头,分裂党中央的私心。此时的张宗逊是红四军的参谋长,却始终站在了张国焘的对立面,一心向着中央,直到走完长征。
1937年,日军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侵华的枪声。全中国人民进入了八年抗日的历史当中。深受党中央重视的张宗逊担任了358旅的旅长,率队开赴抗日前线。一寸山河一寸血,在中华大地上岂容日军嚣张。
![]()
曾经少年郎,已经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张宗逊带领部队不仅仅击退了日军一次又一次地扫荡,还在革命的后方,宣传党的政治主张。
当日军投降的那一刻,立下汗马功劳的张宗逊已经是吕梁军区的司令员,然而此时,苍天再次变色,不守信用的国民党再次把人民群众陷入战争的水火当中。
该厉害时不厉害的开国上将
漫漫人生旅程,没有不犯错误的,只是有些错误可以随时间慢慢地磨灭而有些错误却要一辈子刻骨铭心,留在心底,成为不可抹去的伤痛。
![]()
全面战争爆发以后,张宗逊带领的晋绥军一路上是势如破湖,所向匹敌,成为一支厮杀在战场上的劲旅,深受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欣赏。
然而当他率队攻打大同的时候,却没有抓住最为有利的战机,让前来救援的傅作义有机可乘。
![]()
傅作义不愧是抗日名将,熟悉解放军的战法。
当张宗逊围困大同的时候,还妄想着一举歼灭前来支援的国民党援军,没想到傅作义却来了一招蝎子摆尾,围魏救赵率队攻向了晋绥军的大后方张家口。倘若张宗逊能及时拿下大同,哪有让人包抄的危机。
集宁会战成为了我军解放战争中的第一次大败仗,也是张宗逊心中永远的痛。气的毛主席说他:"该厉害时,不厉害"。
可能就是因为这段历史吧,在55年的授衔大典上,当粟裕、萧劲光等人位列开国十大大将的时候,曾经有过不堪回首岁月的张宗逊被授予了开国上将。
尽心国事,父子上将
金秋时节,天安门城楼上迎来了最为辉煌的历史时刻,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余晖的照耀下诞生了。
![]()
和平时代的张宗逊先是在地方上工作,后来被调回到中央,但到退休的那一刻他一直在他钟爱的国防军事工作上,在后勤部长的任上兢兢业业,为我国现代化国防事业的建设任劳任怨,从未有过一丝的抱怨。
作为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一直告诫自己的孩儿,无论处在什么岗位都要为国家尽心尽力。
![]()
长子张新侠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上,而次子张又侠接过了父亲的衣钵,一直在军队中为国尽忠,成为一代上将。
1998年这位历经风雨的上将军,在度过了人生的90个春秋以后溘然长逝,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的故事,等待着传承。虽然他已经抛下了这片俗世,但他的故事却一直在红尘中传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