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见过行脚僧吗?或许,你曾从敦煌藏经洞唐代行脚僧图里见过。今天清晨,从无锡东北塘方向的公路上,走着一队身穿普通僧袍、身背类似在古代书籍中被称为“经箧”或“经笈”背框的行脚僧,他们真的来到你面前。
![]()
中午时分,他们来到曾被称为“华夏第一郊”、当年的无锡郊区夏家边,被等候在那里的无锡当地几位“友人”,迎进一家红色门头的无锡福达缘素斋馆。
![]()
“在无锡好多年没遇见到这种正儿八经的苦行僧了……。” 土生土长在无锡世居农民家庭、在工厂做过工的陈明珍女士笑着说。
![]()
“你姓陈,唐代玄奘法师的俗名叫陈祎,你们一千年前一个姓,就是《西游记》里跋涉千山万水,去取经的唐僧……。”
![]()
“现手机上看到的往往是穿袈裟坐豪车,前呼后拥的那种光鲜照人的大和尚。象今天这种一队苦行僧,难得见到了。”一群围观的老无锡议论纷纷。
当天中午,这群来自江苏盐城大纵湖畔龙兴寺的僧人与随行做保障服务的义工,受无锡老郊区鲍国容先生、陈明珍女士等邀请,在无锡福达缘素斋馆用午餐,补充茶水,稍作休息。
创建于2019年的福达缘素斋馆馆主鲍国容先生,为大纵湖龙兴寺僧人的到来,准备了如意红参、花生豆腐、芝麻伴菠菜、香伴贡菜,和热炒什锦面巾煲、粉丝妙味煲、百叶包等一道道美味纯素菜肴。
![]()
“这小笼包,是菌菇素馅、手工特制,薄而有鲜汁,很好吃!”鲍国容先生受访时表示。他还介绍,无锡福达缘素斋馆坚持在农历初一、十五免费供应素面,向80岁以上到店就餐老人免费供应生日福寿面。
![]()
“除小笼外,我还与鲍国容先生商量,特地安排了体现三凤桥排骨的素排骨。”78岁的无锡著名社会工作者许伟文先生透露,他在11日深夜还在与鲍国容先生商议菜单。许伟文说,另外也给行脚僧和义工留点念想,让他们下次再来无锡时品尝“无锡脆鳝”。
陈明珍女士等请到访的行脚僧代表,手持“弘扬盘古精神,勇于担当创新”和“江苏龙兴寺,千里行脚僧”的两面小红旗组合,在餐厅一面龙屏风前合影留念。
![]()
陈明珍女士等还为行脚僧的背笈上,用针缝、固定了“弘扬盘古精神,勇于担当创新”鲜明标识。(如图)
![]()
“龙兴寺主持妙林师傅组织行脚僧队伍,是明朝天启四年由五台山云游和尚到大纵湖留宿,选址北宋庄荷塘填墩建寺修行方式的延续。” 许伟文认为,现代社会的老百姓,将由寺庙组织的真实的行脚僧队,视为是留在“佛门净土”上的勇士。他认为,江苏盐城大纵湖龙兴寺的僧人与义工,在追求物质欲的世俗中,以苦行僧角色,实践、传递着宗教正念,实在难能可贵!许伟文先生向他们建议,沿途更应很好宣传龙兴寺在40年代被日本侵略者毁灭,现正在聚众力,重新恢复建设之中。
![]()
下午1时许,大纵湖龙兴寺的僧人和义工在无锡福达缘素斋馆大门前合照,向陈明珍女士等无锡接站人员道别,再踏前往以佛教文化闻名,拥有寒山寺、西园寺等著名寺院“姑苏城”的征途。
“今年农历双春年,龙兴寺喜事也成双。”据介绍,今年5月2日上午,全国首例入驻寺庙大雄宝殿的开天劈地盘古巨幅手工彩绘画像,与龙兴寺重修观音三十三化身宝殿同日吉时开光。
女儿在小学读书的方玉婷女士说,《盘古开天地》是国家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该课文向一代代华夏子孙传授盘古不受束缚、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追求光明的伟大精神。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是流传民间关于妙善公主舍身救父故事的孝道体现。观音三十三化身,则体现了观音菩萨以不同身份救度众生的智慧与悲愿。
![]()
让我们永续盘古勇于奉献创新精神,让我们一起守护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金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