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泰集团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山西晋中,是一家以煤炭、焦化、电力、化工为主营业务的大型民营企业。公司于2003年在上交所上市,是全国焦化行业龙头之一,具备煤焦电材一体化的全产业链优势。
当A股市场在2025年四季度陷入“地狱级”赚钱难度时,一只煤炭股却以11个涨停的疯狂表现,让5万股民集体狂欢。
10月16日到11月12日,安泰集团(600408.SH)股价飙升至5.17元,累计涨幅达111.02%,不仅实现翻倍,更在12日突破了近9年的股价新高。
在多数板块震荡调整的当下,这只市值曾不足25亿元的小票,为何能成为煤炭板块的“带头妖股”?
![]()
5万股民狂欢,股价突破9年新高
2025年四季度的A股市场,用“冰火两重天”形容毫不为过。
7-8月上证突破3500点后的增量资金热潮退去,9月科技股调整,10月后消费、新能源等热门板块轮番承压,赚钱效应持续萎缩。
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电力及煤炭相关板块却逆势崛起。
同花顺数据显示,10月超60%个股下跌,沪深300指数当月跌幅4.23%,而电力及煤炭板块却逆势崛起,安泰集团的爆发堪称板块“现象级”事件。
交易数据显示,10月16日起安泰集团以涨停启动,20个交易日内斩获11板,期间换手率多次超20%,11月12日单日换手率达31.10%,成交额15.67亿元,较启动初期放大超10倍。
这波行情让持有安泰集团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以一位在10月16日以2.45元买入10万股的投资者为例,截至11月12日,持仓市值已从24.5万元增至51.7万元,20个交易日浮盈超27万元。
股吧内,“终于等到翻倍”“这波操作太香了”等言论刷屏,5万股民的狂欢情绪溢于言表。
![]()
煤炭板块风口下的资金炒作
安泰集团的暴涨,并非毫无逻辑的资金炒作,而是踩中了煤炭板块的供需共振风口。
作为主营焦炭、型钢的企业,其业绩与煤价高度相关,而2025年下半年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为其提供了核心支撑。
国家统计局及秦皇岛煤炭交易市场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秦皇岛港Q4500、Q5000、Q5500动力煤价较7月累计涨超20%,11月10日CCTD环渤海5500K煤价进一步升至817元/吨,创年内新高。
供给端收缩是煤价上涨的核心推力。
7月国家能源局启动煤矿超产核查,9月规上工业原煤产量4.1亿吨,同比降1.8%,已连续3个月负增长;11月应急管理部专项安监趋严,进一步强化供给收缩预期。
需求端则呈南北共振态势:11月“速冻式”降温推动北方冬储补库,南方工业年终冲刺带动用能需求,双重拉动下煤炭需求攀升。
供需共振推动煤炭板块走强,截至11月12日,同花顺煤炭概念指数(885914)全年涨29.66%,远超沪深300。
板块热度下,市值小、易拉升的安泰集团自然进入游资视野。
![]()
低机构持仓,游资主导的炒作游戏
如果说煤价上涨是安泰集团暴涨的“风口”,那么其小盘属性和低机构持仓,则使其成为游资炒作的完美“猎物”。
在本轮行情启动前,安泰集团的市值仅24.67亿元,属于典型的微盘股。
2025年三季度末,仅4家公募(持仓2.53%)及1家外资(持仓1.09%)持有其股份,合计不足4%。
低机构持仓意味着“抛压小”,不会出现机构大额减持导致股价崩盘的情况,这正是游资最看重的特质。
从交易龙虎榜数据来看,10月20日、10月28日等关键涨停日,买入安泰集团的前五席位均为券商营业部,其中不乏“宁波桑田路”“深圳欢乐海岸”等知名游资席位,而卖出席位中鲜有机构身影,进一步印证了游资主导炒作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推动安泰集团股价翻倍的焦炭业务,在公司营收中的占比已不足20%。
2025年半年报显示,其焦炭加工及化产业务收入仅4.45亿元,占总收入的18.65%;而持续亏损的型钢业务营收占比却高达73.03%,且从2022年的43.67%持续攀升。
换句话说,是占比不到20%的焦炭业务,在这轮煤价上涨行情中“再造了一个安泰集团”。
![]()
理性投资,回归业绩本质
在股价疯狂上涨的背后,安泰集团的基本面隐患不容忽视。
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已连续13个季度亏损,累计归母净亏15.79亿元,扣非净亏15.68亿元。
尽管三季度亏损收窄,但前三季度仍亏1.56亿元,毛利率仅0.75%,净利率-4.09%。
公司称亏损因“主要产品价格走低、毛利下降”,虽焦炭业务减亏,但型钢业务持续拖累,“单腿支撑”难续。
投资者更需警惕炒作退潮风险。游资炒作向来“快进快出”,11月12日安泰集团冲高回落(尾盘涨5.23%),叠加31.10%的超高换手率,显示部分获利资金已开始撤离。
此外,政策面的变化也可能成为股价的“黑天鹅”。
若煤价上涨引监管出手保供稳价,或安监结束后供给恢复,煤炭板块热度将降温,缺乏基本面支撑的安泰集团将首当其冲。
安泰集团的11连板是煤炭板块风口、游资炒作与题材催化的共振结果,但股价与基本面的严重脱节,注定了这波行情难以持续。
对于持仓的5万股民而言,当前更需保持理性,警惕“盛宴散场”后的风险;而对于场外投资者,盲目追高“妖股”无异于“火中取栗”,回归业绩优良、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才是穿越市场波动的根本之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