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二批)》,其中,浙江4项经验做法入选。此前,浙江已有3项经验做法入选首批清单。
湖州市
頔塘故道历史文化街区
![]()
政策机制
提升人居环境
主要措施
优化公共空间环境品质
主要做法
浙江省湖州市頔塘故道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河道综合治理,提升滨水空间环境品质。依据史料恢复宝善河、南市河等历史水系,统筹推进河道生态修复与全域截污纳管工程,敷设雨污水管网103公里,使河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透明度持续保持在1米以上。修缮客运码头旧址和2.04公里河道驳岸,拆除沿河违法建筑2000平方米,提升绿化空间60余处,新增景观小品15处,生动再现江南水乡“水晶晶”的传统风貌。
杭州市
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
![]()
政策机制
发挥遗产价值
主要措施
引入新功能新业态新活动
主要做法
浙江省杭州市大运河杭州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工业遗存活化与人文经济融合,实现历史保护与功能复兴的双向赋能。依据杭州市历史建筑修缮相关技术标准规范对浙江省农业生产资料公司萧山仓库历史建筑群进行整修,将旧月台、仓库等改造利用为咖啡吧、文创工坊。政府主导基础设施改造后引入社会资本运营,举办落日夜市、音乐节、装置艺术展等200余场活动,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
台州市
路桥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
![]()
政策机制
发挥遗产价值
主要措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产业
主要做法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十里长街历史文化街区结合现代运营理念,促进非遗文化展示传承。依据保护规划、非遗研究和业态规划,引入古法制香、白曲酒酿造技艺、布贴画等62个“文创+非遗”主题项目,延续姜汤面、梅花糕等12家传统老店,打造曲艺馆、中医馆、民俗馆等8处特色文化空间,年均开展非遗文化活动160余次,累计吸引1449万人次参与,2025年春节日均客流量达21.9万人次,街区活力得到显著提升。
衢州市
常山县北门历史文化街区
![]()
政策机制
创新制度机制
主要措施
加强工作组织和监督管理
主要做法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北门历史文化街区搭建“党政引领、专班运作、网格落地、专业运营”的常态化保护管理机制。设立1个指挥部专班实行“日周月”闭环管理,动态督导项目进展,建设5个党建网格并执行包干政策,联动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广电旅游等部门现场办公,配置8个专业组覆盖规划、修缮、业态、消防等全流程服务,成立1个合资运营公司统筹招商运营,形成权责明晰的全链条管理体系,显著提升街区项目的管理效能。
内容综合自浙江建设、湖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杭州发布、台州文旅、衢州市人力社保局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