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去超市买菜,发现超市的生鲜区赫然有苋菜,当时就让我忆起了以前曾看过高思潜先生的《野苋菜根与霍乱》这篇文章,文中专门论述了野苋菜根有治疗霍乱之功效一事。高思潜在文章中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秋季霍乱流行,患者的疾病情况为“初觉腹中酸痛,呕吐且泻;继则腿腓筋转,手脚色紫,大肉尽消,眼珠深陷;后遂四末厥冷,周身出冷汗,以至不救者,不计其数。”有人传播和布施治疗霍乱的效验方,即用野苋菜根捣汁冲水和服可以治好病患,虽奄奄一息者,也可以得庆重生。
而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危害性大,它的感染原因主要是由食用被患者粪便污染的水,也可以通过食物传染,造成分泌性腹泻,症状为剧烈腹泻(大量米泔水水样排泄物)、呕吐、水电解质紊乱(脱水严重者眼窝深陷,声音嘶哑,皮肤干燥皱缩、弹性消失,腹下陷呈舟状,唇舌干燥、口渴欲饮,四肢冰凉、体温常降至正常以下,肌肉痉挛或抽搐,可致休克)、高烧等症状,重症或者延误治疗均可致死亡。霍乱一病,曾经成为了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世界大流行疾病。
![]()
霍乱与苋菜根,一个是令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一个是几乎无人问津的野菜根,却在冥冥中给它们一个奇妙的相遇。不过,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苋菜其实不能单纯的看做是野菜,它是一个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一种中草药,只不过,苋菜与马齿苋究竟有没有关系?苋菜究竟有哪些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苋”的古医籍记载
“苋”的本草记载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上品列“苋实”一名,原文载:“一名马苋。味甘寒,生川泽。治青肓,明目,除邪,利大小便,去寒热。”[1]明代的《本草纲目》中记载:“苋菜味甘、冷利、无毒,赤苋主赤痢、射工、沙虱。紫苋杀虫毒、治气痢。六苋并利大小肠、治初痢。”[2]
正是因为霍乱的流行,当全球人士都在竭力寻找对治的办法时,野苋菜根就与霍乱的治疗有了关联。在我国的疾病谱系中,痢疾的症状与霍乱的症状是较为接近的,得益于“苋”治“痢”的启发,有人在多种尝试中发现野苋菜根具有较好的对治作用。
在传染病的流行下,可以说“苋”更新了它的医用记录,是原在古医籍中所没有的,未尝不是“苋”的机遇和创新。近代名医张锡纯评阅了高思潜发表的医论,他仔细地从个人试验和研究后也评论到:“野苋确有治霍乱之功效,特古人未明言耳。”张氏又说:“霍乱为最险之证,即治之如法,亦难期必效,用野苋根捣汁冲水服之,果能随手奏效,可为无上妙方。”
但是野苋菜不是到处都有的东西,张锡纯说,没有野苋菜的地方,可以拟用马齿苋代之。他补充说到:“霍乱亦疫气也,马齿苋可解疫气,即当能解除霍乱之毒菌,是以愚谓无野苋菜之处,或可以马齿苋代之也。”张锡纯这一说的理由,根据他的说法是:“诚以马齿苋除虫解毒之力尤胜,有被蝎螫者,愚教用马齿苋捣烂敷之立瘥,是实验也。”
![]()
这就是我疑惑的问题,张锡纯说霍乱的治疗,没有野苋菜根的情况下用马齿苋代替是否可行。我认为这是值得商榷的。据宋代文献记载,“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图经》说有赤苋、白苋、人苋、马苋、紫苋、五色苋,凡六种”。事实上,马齿苋和苋菜至古以来的医药说明就存在一些混淆的地方。《神农本草经》中列载的“苋实”指的是苋科苋的种子(李时珍说与青葙子、鸡冠子无别),然而,两处的文字皆提到了“马苋”。
二、区别马齿苋和苋菜
值得注意的是,苋菜和马齿苋实际上是两种不同种类的植物,根据现代植物学而言,苋菜是苋科苋属植物(Amaranthus tricolor L.),又名青苋、红苋菜、红菜、米苋,营养价值极高。然而,马齿苋(Portulaca L.)则是马齿苋科下的一个属,一年生肉质草本植物,平卧或斜生草本植物。二者本就不是一种东西。
事实上,本草古籍中早已区别二者,在后世在书写过程中并未明确分离二者。陶弘景最先对二者提出疑问,他说:“苋菜也。今马苋别一种,布地生,实至微细,俗呼马齿苋,亦可食,小酸,恐非今苋实。”可以比较,苋菜是“味甘寒”,马齿苋是“小酸”。
随后,又有文献指出:“《唐本》注云:“赤苋,一名蒉。……赤苋味辛寒无毒。主赤痢,又主射工、沙虱,此是赤叶苋也。马苋,一名马齿草,味辛寒,无毒。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破血癥癖,小儿尤良。用汁洗紧唇面疱,马汁、射工毒涂之差。”
由此可知,张锡纯说马齿苋杀虫毒及其实验获效的根源在此。但从《唐本草》对马齿苋和苋菜的医药记录,并未说明马齿苋也有治疗“赤痢”的功用。张氏说野苋“或”可用马齿苋替代,从文字表述当中可以推测到,他本人对此并不十分确认,可以想见,张锡纯并没有用马齿苋替代野苋菜根,去实验和确认霍乱的治疗是否有效。因此,对张氏此说,不当一概全信。应当说明的是,马齿苋治痢之用的说法也是一直流行的,或许源自《本草纲目》:“苋能治痢疾”。诚然,马齿苋和苋菜终究不是一物,还是应当合理恰当使用二者的功效。至于治痢或者霍乱的治疗,二者是否可以替换,我想,从前面的论述中,大家心里也有了大致的答案。
![]()
三、苋菜的营养学价值
从食用滋味和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苋菜是很受欢迎的。苋菜又有“补血菜”“长寿菜”之称,近代时期,上海设立雷士德研究院专门研究中国食物,根据当时在雷士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食品成分表》显示,青苋菜中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特多,红苋中含有极多的铁质,比菠菜还多一倍,比其他苋类多七八倍。特别是含有较多的铁、钙等矿物质,同时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民间有“六月苋,当鸡蛋;七月苋,金不换”的说法,常吃苋菜可以减肥强身,有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加快骨折愈合、减肥排毒、防止便秘等功效。也需要指出,苋菜对患有肠道疾病的患者,以及尿道炎、血尿、小便不利、腹泻等病症具有较好的食疗作用,较为适宜,可以作为辅助治疗常常食用。
现代对野苋菜的成分与价值研究仍在不断发掘中,还有研究结果显示,野苋菜提取物对多种肿瘤细胞均有抑制作用。[3]随着物质生活的改进,可供我们选择的蔬食越来越多,但很仍然有多人的食物选择是比较单一的。诚然,如何从蔬菜中获得有益的补充,还需要大家多关注食物营养信息以及多多尝试不同的食物。
参考文献
[1]佚名.神农本草经[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
[2]陈企望.神农本草经注[M].中医古籍出版社,2018.
[3]刘金娟,曹成亮,丁盼,等.野苋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5,31(11):1558-1562.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元御己,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