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美国至今想不通:一个没留过洋的中国人,凭什么能搞出于敏构型?

0
分享至

当中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上空炸响时,消息传到白宫,时任美国核情报分析员的阿伦·阿什克罗夫特在CIA的会议室里几乎是咆哮着发问:

“我们阻止了所有技术出口,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像一根刺,扎在美国情报界心中数十年。

他们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要知道,氢弹的门槛远高于原子弹。

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到第一颗氢弹,花了7年多;苏联花了4年。



而中国,这个刚刚摆脱百年战乱、工业基础一穷二白、还在用算盘辅助计算的国家,只用了2年零8个月。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中国的氢弹构型,竟然是完全独立于美国“T-U构型”之外的全新路线——“于敏构型”。



这意味着,中国不是“抄作业”,甚至连“参考答案”都没看,直接写出了一份风格迥异却同样正确的满分答卷。

而完成这份答卷的核心人物——于敏,一个从未踏出过国门、完全由本土培养的物理学家,这彻底颠覆了当时乃至现在许多西方精英对于顶尖科技人才诞生的认知。



在他们看来,最顶尖的科学突破,必然诞生于拥有最先进设备、最自由学术交流、最雄厚资金支持的环境中。

于敏和他的团队,一样都不占。

那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算盘打出热核,茅屋走出“构型”

许多人会将中国的成功归结为某种“精神力量”或“制度优势”,这些固然重要,但往往忽略了其中最硬核的技术逻辑。

美国人想不通,是因为他们站在“富人”的视角,无法理解“穷人”的战法。



当时中国的科研条件有多简陋?

没有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全国唯一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大部分时间还要服务于原子弹项目,留给氢弹理论组的机时只有5%。

团队大部分的计算,依赖的是计算尺、算盘,以及堆积如山的稿纸。



当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被硬件卡住脖子时,他们却用人类最原始也最强大的武器——大脑——开辟了一条新路。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关于核材料的选择。

当时国际主流认为,实现聚变需要大量稀有且昂贵的“氚”元素。



国际期刊上一篇论文甚至言之凿凿,称“氚氚反应截面高达15巴”。

如果按照这个结论走,中国即使倾家荡产也难以支撑。

于敏没有迷信权威,他拿起笔,运用最基础的Breit-Wigner公式进行推导,经过严谨计算,得出结论:那个数据被夸大了至少三倍,真实值最多不超过5巴。



这一“减法”的意义是颠覆性的。

它不仅为国家避免了天文数字般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它让整个团队的思路从“如何获取昂贵原料”转向了“如何利用廉价原料”。

这直接催生了后来于敏构型的核心思路:利用原子弹引爆产生的中子,去轰击稳定且廉价的固态氘化锂-6,让它“就地”产生氚,再引发聚变。



这种“逼出来的创新”,在1965年的“百日会战”中达到了顶峰。

于敏带领团队进驻上海华东计算所,要在100天内完成氢弹原理的全部理论设计。

在没有空调的闷热房间里,他们白天手算,晚上再把数据录入计算机验证。

于敏本人甚至有过连续工作36小时不眠不休的记录。



美国人或许永远无法想象,一个决定国家命运的尖端武器构型,是在如此简陋的环境下,由一群拿着算盘和铅笔的科学家“想”出来的。

美国人习惯了用最先进的实验设备去“试”出真理,而于敏团队则是在理论的无人区里“推”出未来。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创新范式。



“土专家”的胜利,还是理论物理的胜利?

“一个没留过洋的中国人”,这个标签是美国人困惑的核心,也是他们最大的认知误区。

他们将“没留过洋”等同于“知识封闭”和“能力不足”,却忽略了于敏“土”的背后,是何等扎实的“专”。

于敏不是一个凭空出现的草根天才。



1944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两年后,觉得工科“不够理论味儿”,毅然转入物理系,专攻理论物理。

他的成绩单常年霸占第一,连数学系的学生都对他深感佩服。

毕业后,他师从钱三强、彭桓武等中国物理学的奠基人,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早已是国内的顶尖人物。



换句话说,于敏在接受氢弹任务之前,已经站在了当时中国理论物理学的金字塔尖。

他所缺的,不是物理学知识,不是科学思维,而仅仅是接触国外氢弹研究具体进展的“信息”。

正因为没有看过美国的“T-U构型”图纸,他的思想才没有被任何既定框架所束缚。

他不需要去“绕过”别人的专利,也不需要去“模仿”别人的思路。

他所做的,是从核反应最本质的物理原理出发,进行一场“第一性原理”的思考。



看过标准答案的人,思路会被答案引导;而一个没看过答案、但精通所有公理和定理的数学家,却有可能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用一种更简洁、更巧妙的方法解出这道题。

美国的第一颗氢弹装置“迈克”重达62吨,是一个需要庞大制冷设备的实验装置,无法用于实战。

而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得益于于敏构型的精巧设计和对固态材料的应用,重量只有1吨左右,直接实现了武器化,可以由轰炸机空投。



证明了一点:在尖端科技领域,当物质条件达到某个最低门槛后,真正决定上限的,是理论的深度和思想的自由度。

于敏的成功,不是因为他“土”,而是因为他足够“专”,专到了可以自创体系的程度。

参考资料:
“只要国家需要,过去学的都可以抛!”他的简历只有13个字,名字是国家最高机密!
2023-01-16 20:03·光明网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2-0,10分钟2球,乌克兰积10分进世预赛附加赛,冰岛无缘世界杯

2-0,10分钟2球,乌克兰积10分进世预赛附加赛,冰岛无缘世界杯

侧身凌空斩
2025-11-17 06:21:25
四喜大结局:大倪嫁给胡刚,许知夏生残疾儿子姓许,沈明珠第二春

四喜大结局:大倪嫁给胡刚,许知夏生残疾儿子姓许,沈明珠第二春

慢半拍sir
2025-11-16 21:47:12
难了,浓眉哥难了!勇士4换1交易方案曝光

难了,浓眉哥难了!勇士4换1交易方案曝光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16 19:23:48
挪威4-1逆转意大利 哈兰德双响

挪威4-1逆转意大利 哈兰德双响

上游新闻
2025-11-17 09:34:13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甲钴胺,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医生劝告:一旦吃上甲钴胺,4件事就不要做了,别害了自己

袁医生课堂
2025-11-16 10:58:08
四金王诞生!张展硕最后50米绝杀,孙杨潘展乐汪顺集体遗憾摘银

四金王诞生!张展硕最后50米绝杀,孙杨潘展乐汪顺集体遗憾摘银

观察鉴娱
2025-11-16 17:09:00
抗美援朝胜利后,毛主席撤兵时做了一个举动,让美军咬牙切齿40年

抗美援朝胜利后,毛主席撤兵时做了一个举动,让美军咬牙切齿40年

国学璀璨
2025-10-21 14:53:54
99%的男人不知道,女人最渴望被触碰的3个“敏感带”

99%的男人不知道,女人最渴望被触碰的3个“敏感带”

精彩分享快乐
2025-11-17 00:05:03
关晓彤因为王安宇,绿了鹿晗!?

关晓彤因为王安宇,绿了鹿晗!?

八卦疯叔
2025-11-15 10:24:34
木村拓哉53岁全家福曝光。夫妻感情那么好 俩女儿一个像妈一个

木村拓哉53岁全家福曝光。夫妻感情那么好 俩女儿一个像妈一个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1-17 09:48:19
影响全球2%石油供应,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码头,已被炸停

影响全球2%石油供应,乌克兰攻击俄罗斯第二大石油码头,已被炸停

鹰眼Defence
2025-11-15 17:25:44
文班缺阵,马刺送给国王6连败!福克斯28分11助,威少连超两名宿

文班缺阵,马刺送给国王6连败!福克斯28分11助,威少连超两名宿

无术不学
2025-11-17 09:54:57
穆迪首节三分8投7中独砍21分 打破生涯纪录

穆迪首节三分8投7中独砍21分 打破生涯纪录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17 09:31:20
王曼昱为何4-2获胜,樊振东夺冠采访曾给出答案,孙颖莎心态变了

王曼昱为何4-2获胜,樊振东夺冠采访曾给出答案,孙颖莎心态变了

好乒乓
2025-11-17 06:35:19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坚持种树,被讥为无用功,22年后慈禧才知其深意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坚持种树,被讥为无用功,22年后慈禧才知其深意

萧竹轻语
2025-11-12 18:34:49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400万亿什么时候来?等待我们的是什么?

混知房产
2025-11-13 20:41:06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世预赛神剧情:96分钟逆转绝杀 地狱天堂互换 FIFA第62晋级附加赛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17 02:11:27
美“福特”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

美“福特”号航母打击群进入加勒比海

大象新闻
2025-11-17 06:50:22
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主席,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建国后,被问当年为何没杀掉毛主席,赵恒惕苦笑:他的能量太大了

优趣纪史记
2025-11-14 16:51:35
2025-11-17 11:03:00
博览历史 incentive-icons
博览历史
了解世界历史,学之鉴之。
8584文章数 535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营销话术反噬信任,雷军不该只是一怒了之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又一电磁弹射舰试航 可对日本形成合围之势

头条要闻

媒体:中国又一电磁弹射舰试航 可对日本形成合围之势

体育要闻

3年没踢球,他想完成“史上最难”的复出

娱乐要闻

二次封后的宋佳凭什么狂妄?

财经要闻

6666元包教包会!"杀人蜂"养殖已成灰产

汽车要闻

搭载鸿蒙座舱 新款天籁将于广州车展上市

态度原创

游戏
本地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再售100万! 《王国之心》系列销量突破3800万份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家居要闻

回廊通道 强化空间秩序

旅游要闻

这座7万人口的县城将涌入80万游客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