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发展网)
转自:中国发展网
11月11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管理规定》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光明区人民政府副区长王崇峰就记者关心的话题——光明区在推行“扫码入企”的过程中有什么创新,对企业有什么实质效果作了回应。
王崇峰介绍,去年8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市司法局的指导下,全市首单“扫码入企”在光明产生,至今全区扫码总次数已经超过了1万次,初步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此基础上,光明区创新加上统筹,率先迭代推行“统筹入企+扫码监督”,截至目前,全区列入统筹的入企次数由21301次减少至统筹后的8741次,减少了12560次,频次下降59%,光明区相关做法于今年5月22日获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推介,为深圳优化营商环境贡献了法治力量。具体来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落实工作:
一是迅速落实市级部署。光明区委区政府闻令而动,将“扫码入企”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头号工程”,系统构建“区级统筹、属地街道牵头、涉企部门全参与”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让“无事不扰、有事服务”成为政府部门的工作习惯、更加深入企心。
二是因地制宜推行统筹入企。统筹行政执法、日常巡查、企业服务等各类入企事项,任意匹配形成具体的入企安排,政府部门组团上门、入企扫码,把“N”次入企变为1次,做到凡入企必扫码,进一步规范政府入企。
三是减负增效为企办实事。创新推行“入企日-宁静日”,实行分时段错峰入企等举措,合理安排入企规模及时间,让企业在入企日有心理预期,在宁静日安心生产。
在推行过程中,有三个方面效果初显。一是理念创新。改变以往“联合执法”仅聚焦执法行为,将关注点进一步延伸到各类政府入企行为,逐步改变“今天我去一次、明天你去一次”的现象。
二是机制创新。发挥区街基层贴近企业、熟悉企业的优势,由属地街道牵头,一体统筹“什么时间、什么部门、什么事项、去哪个企业”,让具体问题的解决既可预期,又高效可行。比如,对某科技企业涉跨部门的问题,属地街道组织相关部门一同入企、现场办公,达到检查时间减少、处理意见明确、整改措施可行的效果,入企频次也相应减少。
三是手段创新。在这方面,市执法监督码系统平台给予了基层以强大支撑,以智慧手段赋能执法监督,政府入企行为可溯源、可评价、可监督,更好地规范涉企行为和实现政企互动。
接下来,光明区在全市统一部署下,将继续做深做实“统筹入企+扫码监督”工作,进一步提升执法服务效能、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高企业可感度和满意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护航助力。(中国发展网 记者皮泽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