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的江苏省张家港市
浓烟打破了千年古刹的宁静
当天11时24分
永庆寺内标志性建筑文昌阁突然燃起明火
目击者拍摄的视频中
火焰从阁楼底层迅速蹿升,很快将整座建筑吞噬
景区工作人员发现火情后,第一时间报警,公安、消防等部门迅速赶赴现场处置。经过数小时奋战,明火被成功扑灭,幸运的是未造成人员伤亡,也未波及周边林区。
但这座仿古建筑已被烧至只剩框架,昔日飞檐斗拱的风姿暂成追忆。目前,永庆寺已暂停对外开放,火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建筑损失统计工作也在同步进行。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场火灾让无数人扼腕叹息,因为它灼伤的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跨越千年的文化记忆。作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张家港永庆寺的历史可追溯至东吴赤乌年间,迄今已有1500余年沧桑。元末文学家施耐庵更曾隐居寺内,文昌阁、洗砚池、磨剑石等遗迹见证了《水浒传》的创作历程。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而这次火情,为冬季防火敲响了警钟
进入11月后,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
南方空气湿度也大幅下降
天干物燥的气候特点使火灾隐患陡增
寺庙这类场所更是防火重中之重
大量木质结构建筑耐火性差,香客供奉的香烛、焚化的纸钱都有可能成为火源,稍有不慎便会引发险情。此次永庆寺火灾中,尽管消防部门响应迅速,但古建筑复杂的内部结构和燃烧产生的浓密烟雾,仍然会给救援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这样的背景下,先进的救援技术装备愈发凸显其价值。就像在诸多火灾救援现场发挥关键作用的穿透成像仪,凭借强大的穿透能力,可在烟雾和火焰的阻隔下,清晰探测到火场内复杂的被困人员位置及建筑结构,为救援人员精准判断现场情况、制定科学处置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在视线受阻的危急时刻,利用穿透成像仪透火透烟的功能,提高救援效率的同时,能最大程度减少文物损失,为珍贵的历史遗存筑起一道技术防线。
![]()
![]()
冬季防火没有“旁观者” 每个人都是“责任人”
永庆寺的断壁残垣提醒着我们
千年文脉的传承不仅需要修缮与保护
更需要严谨的防火意识和科学的防护手段
让我们以此次火情为戒
让万家灯火都能在这个寒冬中安然无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