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1月13日,火箭在主场以135:112战胜奇才队,排名上升至西部第4。
![]()
这场比赛,基本可以算是火箭本赛季最轻松一场比赛,在半场期间,火箭以81:54领先27分,即使第三节火箭划水,但是依旧在末节轻松收割比赛。
这场比赛,火箭打出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火箭在上半场,篮板疯狂压制,首节两队的篮板比为19:5,火箭9个前场篮板,半场篮板对比为33:14,火箭14个前场篮板,火箭的前场篮板数与奇才的前场篮板数量是一致的,全场两队的篮板比为53:37,火箭的前后场篮板各赢8个。
奇才首节的策略是包夹申京,允许杜兰特无限单打,杜兰特承担了火箭得分箭头的重任,首节是火箭进攻端最锋利的武器。
![]()
当首节杜兰特稍微发力,火箭就取得大比分领先,后三节杜兰特在场期间的摸鱼现象非常明显,基本上很少去消化主攻,让其他球员来得分,其中杜兰特第一节得到16分,后三节的得分分别是3、4、0。
火箭呈现全员皆兵的状态,全队的出手次数都比较均衡,全队6人出手次数在11-16之间,作为全队出手次数的第8人奥科吉,全场出手8次,让对手防守没有重点。
奇才开局阶段就采取包夹申京的策略,迫使申京出球,申京更多在高位组织和策应传球,为此申京的得分仅仅位列全队第5,但是申京贡献了13篮板6助攻,三分3中2,成为火箭进攻组织端的神经中枢。
![]()
由于奇才的内线防守质量非常糟糕,给了阿门诸多持球功框的机会,以及阿门也得到诸多与申京连线,与谢泼德连线的机会,阿门高效砍下18分,但是还送出8次助攻,阿门打组织后卫的适应性越来越好。
伊森的三分依旧不错,本场6中4,但是通过抢断,以及通过进攻篮板的二次进攻依旧高效,谢泼德算完全兑现了投射天赋,本场投篮11中8,三分8中5,也就是说三分线以内的出手3中3,打得既合理,又高效,其投射是火箭处于被奇才追赶的稳定球,战略意义十足。
本场比赛,火箭打出了本赛季的攻防体系,进攻端的发起点主要是申京+杜兰特+阿门,其中申京和杜兰特都能吸引对方包夹的策略,当申京被包夹,火箭其他球员的终结能力能支撑其火箭的进攻构架。
![]()
目前,伊森+谢泼德+奥科吉+史密斯可以是空间点,伊森+阿门是锋线功框点,以及无球内切大神,卡佩拉+亚当斯是内线吃饼点,当然杜兰特+史密斯是中远距离跳投大神,火箭的进攻三威胁,迫使对方包夹,角色球员的功能属性都有相应的得分手段和得分方式,当对方不包夹,杜兰特、阿门或者申京能在进攻端打死对方,两瓶毒药迫使对方喝一瓶。
当然,这些都是火箭阵地战的进攻逻辑,火箭还有乱战以及攻守转换大神,这些都是火箭遗留的风格和特色,阿门、伊森、申京、亚当斯是前场篮板痴汉,即使自己投不进,可以通过前场篮板转换二次进攻得分,趁对方阵型没站定,瓦解对方的内线防守,火箭队的阿门、伊森、谢泼德、申京、奥科吉都是抢断大神,这些球员在后场抢断后,会推进火箭打攻守转换,促使火箭进攻风格的多样性。
![]()
从目前来看,这还不是完全体的火箭队,谢泼德的成长和投射属性增加,完善了火箭的进攻体系,引领后场无球威胁,让对手包夹杜兰特或者申京不敢那么肆无忌惮,也让阿门功框的空间变得更好。
谢泼德的成长,也能改变火箭进攻的逻辑和体系,让阿门减少打控卫的时间,释放阿门幽灵位站位的威胁,以及谢泼德与申京打挡拆,火箭上限两位发牌员,能让火箭的进攻整体性和流动性更好,谢泼德的空间属性明显好于阿门与申京,减少阿门与申京打挡拆,对方对方包夹申京的频率,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
从某种意义而言,谢泼德的成长,彻底解决了火箭进攻体系和进攻逻辑的问题,让火箭的进攻更加多样性,以及乌度卡排兵布阵的选择更广,特别是当电风扇回归后,乌度卡有摆出全空间阵容的体系,也缓解了火箭近期对控卫的急迫需求,谢泼德的成长就是火箭当下最大的补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