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长治狗咬人引发反杀案,今日开庭。
被告人申红良持刀致狗主人郭勇刚死亡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成为公众与法律界关注的核心焦点。
被告人的行为存在构成正当防卫的基础条件,但关键争议点是否遭遇多人围殴、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仍需法院结合完整证据链进一步核查判定,目前暂无法直接认定或否定正当防卫。
一、案件事实:从狗咬人到上门冲突的升级
案件起因于今年正月初二的一次意外。
被告人申红良之子外出打水时,被被害人郭勇刚家拴在路边的狗咬伤,情急之下将狗摔死。
事后,申红良一家主动与郭勇刚一方多次沟通协商,希望妥善解决问题,但双方始终未能达成一致。
协商无果后,申红良妻子选择报警求助,民警随即电话联系郭勇刚妻子赵某晖前往派出所处理,然而赵某晖明确拒绝配合,合法解决途径首次受阻。
冲突在当晚彻底升级。
赵某晖与其妹夫韩某、外甥刘某伟先来到申红良家,一边砸门一边要求开门,期间不仅砸破住宅玻璃,韩某更是直接踹开大门强行侵入。
在对方砸门、打砸玻璃的过程中,申红良一家曾先后5 次拨打报警电话,期待警方到场制止不法行为,但始终未等到民警出警。
双方在院内争吵时,邻居贾某民听到动静后到场劝解,可郭勇刚及其女儿随后也赶到并进入申家,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在院子客厅东面窗台发生扭打。
混乱中,申红良拿起窗台上的刀挥刺,造成郭勇刚死亡、韩某、赵某晖及郭勇刚女儿受伤。
案发后,申红良被诊断为右侧鼻骨骨折、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赵某晖等三人也因涉嫌非法入侵住宅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
二、真相如何:双方各执一词
被告人一方:遭围殴后被迫防卫
申红良家属称,当时郭勇刚一方多人围殴60 岁的申红良,家属上前阻拦也被打倒,申红良被逼到墙角,才拿起平时杀鱼用的刀比划。
这一说法不仅有伤情支撑,更有前期“尝试合法解决” 的情节佐证:从认可民事责任、多次协商,到首次报警,再到对方上门打砸时 5 次报警求助,申红良一家始终优先选择依靠法律途径厘清责任,直到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保护、面临现实人身威胁时才反抗,符合 “被迫防卫” 的逻辑。
此外,医院诊断记录明确显示申红良有鼻骨骨折和多处软组织损伤,直接证明其遭受过肢体侵害;
起诉书也确认了赵某晖等人砸窗、踹门侵入住宅的行为,邻居到场劝解的情节也间接说明冲突激烈,并非单纯言语争执;
赵某晖等人因非法入侵住宅罪被立案,进一步印证其行为的不法性。
被害人一方:仅争吵未动手
郭勇刚妻子赵某晖则表示,他们空手上门将玻璃砸碎是事实,但仅在院内争吵且保持距离,未动手围殴,郭勇刚进入院子后十几秒就被刺伤。
不过这一说法存在多处矛盾:
申红良的伤情与未动手的表述无法吻合;
其未解释为何前期拒绝民警调解、回避民事赔偿责任,后期又主动上门打砸侵入;
对于申红良一家5次报警未出警的情节未回应,也未正面回应亲属涉非法入侵住宅罪的问题,缺乏其他证据佐证,可信度有待进一步核查。
![]()
三、被告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正当防卫需满足五个核心要件:
要件一:存在真实的不法侵害
赵某晖等人砸窗、踹门侵入申红良住宅,该行为已被起诉书确认,且三人因涉嫌非法入侵住宅罪被立案;更关键的是,此案本可通过民事赔偿解决,申红良一家前期多次尝试协商、报警,已穷尽合法途径,对方不仅拒绝承担狗主人的赔偿责任,还回避公力调解、实施侵入打砸,属于客观存在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不法侵害,这一要件已满足。
要件二: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冲突发生时,赵某晖等人已侵入住宅并与申红良一家扭打,侵害处于已着手且未结束的状态;且申红良一家曾5 次报警求助未获回应,无法通过公权力制止侵害,只能当场应对,不存在事前防卫或事后防卫的情形,符合这一要件。
要件三:具有防卫意图
申红良持刀挥刺的背景,是在认可民事责任、多次合法解决无果、报警未获出警、住宅被侵入、本人及家人面临冲突的情况下实施的,结合其伤情与前期行为,其目的是抵御对方攻击、保护自身与家人安全,而非主动攻击,具备明确的防卫意图。
要件四:防卫行为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
申红良挥刺的对象是参与侵入和扭打的郭勇刚、赵某晖等人,均为不法侵害的实施者,未涉及无关人员,符合这一要件。
要件五:防卫是否超过必要限度
这是本案最大争议点。
从情节看,申红良一家已通过协商、报警尽到克制义务,对方不仅回避民事责任,还多人侵入打砸,且申红良报警未获保护,若申红良确遭多人围殴,对方可能存在持续攻击行为,此时持刀挥刺是为制止侵害;
但申红良的行为造成1 人死亡、多人受伤,若对方仅为轻微肢体冲突,该防卫手段的杀伤力与侵害强度可能不匹配。
这一要件是否满足,需结合更多证据判定。
![]()
四、等待证据还原真相,界定防卫边界
长治狗咬人反杀案最令人惋惜之处,在于它本是一件可通过民事赔偿轻松化解的纠纷,狗主人承担伤人责任,摔狗者赔偿财产损失,依法处理即可平息,却因一方拒绝合法途径、选择暴力侵入,另一方报警无门后被迫反抗,最终酿成命案。
从现有信息看,被告人的行为具备构成正当防卫的部分关键条件,但“是否遭围殴”“防卫是否超出必要限度”等事实细节,仍需法院通过调取报警记录、现场监控、核实证人证言、分析打斗痕迹等完整证据链,才能作出精准判定。
法律对正当防卫的认定,既保护公民在遭受不法侵害时的反抗权利,也严格约束防卫行为的边界,避免过度伤害。
此案也警示我们,面对民事纠纷需保持理性,优先选择法律途径,而非暴力对抗,更提醒公权力机关需及时回应群众求助,减少被迫防卫的发生。
我们期待法院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给出公正结论,也希望此案能成为依法化解纠纷、界定防卫边界的典型参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