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还没争明白,西方又在绿氢赛道被中国甩飞了!
欧美还在稀土供应上愁眉苦脸,中国早就在绿氢领域偷偷建好了优势壁垒。
![]()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主导地位,会让西方经济栽跟头”——彭博社和英国前景杂志最近急着敲警钟。而真相是,中国早从氢能技术追随者,变成了全球创新领头羊。
就在欧美刚惦记上稀土供应链安全时,中国已在绿氢领域站稳制高点。
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透露,2025年中国风光富集区绿氢成本已降至15元/公斤,快追上煤制氢加碳价的水平了。
![]()
中国氢能:逆势狂飙,欧美急刹
全球氢能产业正踩急刹。2024年起,欧美百亿氢能项目全凉了,2030年低排放氢气潜在产量从4900万吨砍到3700万吨。
反观中国氢能,却逆势起飞。
中国已成全球氢能发展的核心引擎。截至2024年底,中国绿氢产能达12.3万吨/年,占全球一半以上,提前完成2025年规划目标。
成本优势是关键。靠技术+规模化,中国绿氢设备价砍到欧洲的1/4。
![]()
绿氢成本从2021年约35元/公斤,降到2024年的18元/公斤,包头等地区未来几年有望再压到12元/公斤。
全产业链碾压:中国的“躺赢”逻辑
中国氢能的核心打法是“技术打底、资本托底、政策护航”。技术上,倒逼进步降成本,让氢能有竞争力;
资本端,靠耐心资本长期投入,把氢能做成稳赚的底仓;政策上,碳中和不动摇,支持从没断过。
![]()
中国在碱性电解槽、PEM电解、高压储氢瓶、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上全突破,“金属-水蒸气制氢”技术还撑起了氢能储运革命。
核心部件国产化率超90%,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材料国产化率也超50%,“制储输用”全环节产业链直接拉满。
西方氢能:项目停摆,补贴腰斩
和中国的火热比起来,西方氢能简直惨不忍睹。
![]()
美国这边,特朗普刚上台就撕补贴,直接暂停《通胀削减法案》《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的绿氢福利,两大氢能中心Heartland和MACH2直接悬了。
欧洲更糟,挪威耐欧氢气年初就裁20%人,关了核心产线;法国电解槽制造商Elogen想卖身;德国Uniper直接推迟旗舰制氢项目。
澳大利亚也没逃过,昆士兰州停了绿氢氨气项目补贴,新南威尔士州猎人谷绿氢枢纽无限期搁置,Origin Energy干脆全面停掉氢能业务。
![]()
政策摇摆:西方的致命短板
西方政局来回晃,氢能企业直接懵圈。氢能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对政策依赖极高。
就说美国,联邦氢能政策没个准头,还没长期规划。就算部分州想推氢能,支持力度参差不齐,市场拆得七零八落,根本没法规模化。
再加上审批又慢又繁琐,监管规则变来变去,投资者根本不敢做长期决策。
特朗普退巴黎协定时,内蒙古绿氨都已经卖到日本了。
![]()
远景能源和日本丸红商社的协议,早就打响了亚洲绿氢供应链的第一枪。
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刚开场就退巴黎协定,COP30大会直接不派人。这种政策反复,让美国绿氢远远落后中国。
![]()
就算2028年民主党上台恢复绿色政策,欧美和中国的绿氢差距,恐怕也补不回来了。
全球新格局:中国绿氢“卖全球”
中国借“一带一路”,把氢能技术和设备卖向全球,已向中东、非、南美输出超5GW碱性电解槽,帮全球绿氢成本降了20%以上。
![]()
除此之外,中国还引进欧洲顶尖团队攻海上风电制氢,再输出示范项目经验,搞出“研发-制造-项目-资本”双循环。
全球绿色竞争里,中国早从跟跑变领跑。稀土之后,绿氢成了新的战略高地,而中国已经抢跑在前。
等36亿千瓦风光目标落地,中国绿氢年产量有望冲2000万吨,直接坐稳全球最大绿氢供应中心。
美国氢能企业Infinium在德州搞电燃料项目,还得从马萨诸塞州Electric Hydrogen买电解槽。但在中国,同等效率的国产电解槽,价格只需要它的1/4。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