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值立冬,北风渐起,寒意初显。然而,走进葛沽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却是另一番景象:面团在掌心翻滚,擀面杖轻快起落,馅料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志愿者们系着围裙,手指翻飞间,一个个形如元宝、饱满诱人的饺子整齐列队。这些承载着爱意的饺子,煮熟后即将由志愿者送到辖区高龄老人和困难老人的家中。一碗热饺,数声问候,驱散的不仅是冬日的寒意,更是晚年生活的孤寂。
![]()
这温馨的一幕,恰是葛沽镇养老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从这立冬的饺子出发,我们得以窥见一个覆盖全面、响应及时、富有温度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从愿景走向现实。
养老服务的品质,往往体现在最朴素的需求满足上。对许多独居、高龄老人而言,“一顿热饭”就是一天中最实在的期盼。葛沽镇的“老人家食堂”精准切中了这一需求,不仅提供低盐、低脂、低糖的健康餐食,每周更新菜品,更对有需求的老人开启“送餐上门”服务。从食堂到老人家中的这段路,成了传递温暖的“最后一公里”。
![]()
服务的深度远不止于此。2025年4月投入使用的葛沽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如同一个功能强大的“养老服务枢纽”,由专业团队运营,整合家政服务、配送餐、辅具租赁、陪诊就医等多元服务。老人在这里可以“一站式”解决生活所需,无需再为琐事奔波。这种从“单一送餐”到“综合服务”的跨越,标志着葛沽养老服务正从零散化走向体系化,从基础保障迈向品质提升。
在延续传统人文关怀的同时,葛沽镇巧妙引入科技力量,为养老服务装上“智慧翅膀”。通过“津彩南望·慈心智护”项目,该镇为特殊困难老人家庭安装了烟雾探测、燃气探测、紧急呼叫等智能设备。这些24小时在岗的“电子卫士”,实时守护着老人的安全,构建起“技防+人防”的双重防护网。
![]()
“设备一响,就有人来查看,住得特别踏实。”家住荣水园第三社区的刘子俊阿姨道出了许多老人的心声。智慧养老不仅提升了安全系数,更赋予了老年人有尊严、有保障的自主生活空间。在这里,科技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带着温度的守护者。
养老不仅是政府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温度传递。在葛沽镇,志愿服务已成为养老体系中跃动的音符。立冬包饺子的志愿者、社区健康讲座的医护人员、手机课堂上的年轻教员、提供理发服务的社区义工……他们用行动诠释着“邻里守望”的真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服务注重提升老人的参与感。健康讲座的互动答疑,手机课堂的手把手教学,都在鼓励老年人拥抱数字时代,跨越“数字鸿沟”。这种“赋能式”服务,让老人从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生活的参与者,真正实现“老有所为”。
![]()
养老服务的深度,更体现在社区环境的适老性与人文氛围的营造上。泽水园社区通过“三微四景”项目,将适老化改造融入社区肌理:平整的路面、加固的扶手、舒适的座椅……这些细微处的改造,彰显着对长者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硬件提升的同时,葛沽镇更着力培育敬老爱老的社区文化。“活力荣三・幸福聚落”“银发暖心”等项目,不仅提供便民服务,更在营造“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当关心老人成为社区共识,当志愿服务成为邻里风尚,养老便升华为整个社区共同谱写的美好生活乐章。
![]()
从立冬时节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到全天候守护的智能安防;从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到跨越数字鸿沟的暖心教学;从适老化的社区改造,到浸润人心的志愿服务——葛沽镇正以“全链条”的思维,精心编织着一张密而有度的养老服务网。
这张网,织就的是老年人“此心安处是吾乡”的踏实,托起的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精彩。在这里,养老服务不再是简单的物质供给,而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政府与社会的共鸣。
当尊老敬老爱老之风如春雨般浸润每个角落,当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时代的温度,这样的“夕阳红”,才能真正绽放出最美晚晴。葛沽镇的实践告诉我们:养老,本可以如此温暖;晚年,本应该如此美好。
来源:融媒津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