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
近日发布的(以下简称《通知》),不只为退休医务人员提供了继续发挥余热的制度保障,更为广大老年人拓展了专业、连续、贴近生活的医疗支持路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让医疗服务真正嵌入养老场景、落到老年人身边,正是衡量一座城市、一个地区老年友好程度的重要标尺。银发医养行动调动银发资源,撬动服务供给,是应对老龄化挑战,促进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之举。
随着入住老年人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医养结合机构在运营能力提升的同时,普遍面临医疗资源紧张、专业力量不足等瓶颈。一些医养结合机构虽具备服务意愿,却因缺乏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难以提供稳定、连续的医疗支持。这一短板已成为制约医养融合效能释放的关键问题。
银发医养行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释放出盘活“银发资源”的积极信号。《通知》提出,鼓励医养结合机构返聘退休医生、护士、药师等人员参与服务,既拓展了用人渠道,也提升了服务保障能力。对老年人而言,未来在医养结合机构内就能享受专业诊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将减少辗转求医的奔波。这一机制,不仅缓解了部分医养结合机构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更为其实现“养中有医、医养融合”注入可持续动力。
医养结合机构的医疗水平有望进一步提升。《通知》指出,支持退休前在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岗位工作的退休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工作,指导机构运营管理和科室规范化建设。退休医生不仅能提供医疗服务,也将参与机构管理、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工作。在“以老带新”的传承中,年轻医护人员能获得更好的指导,机构运营更规范、风险防控更有章法。老年人住得更放心,家属也能更安心。
此外,《通知》提及的跨区域支援机制照顾到候鸟式养老需求。对在南方过冬、北方避暑的老年人来说,异地就医的便利性尤为重要。《通知》提出,支持有需求的医养结合机构依法依规聘用异地退休医务人员进行季节性支援;季节性明显的地区应加强区域协作,支持退休医务人员依法依规跨区域参与医养结合服务。这一制度设计,回应了老年人流动养老背景下的现实关切。
“银龄”服务队伍壮大,也是积极老龄观的体现。不少退休医生不仅具备专业能力,而且饱含服务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重返岗位是“老有所为”的生动体现。他们既服务他人,也实现自我价值,是老年群体中的榜样力量,有助于激发更多老年人回馈社会。
从文件发布到落地,关键在执行。老年人想要的是便捷、靠谱、及时的就医体验。未来,相关部门还需加强调研和督导,把退休医生的专业力量精准送达老年人身边。让老年人病有所医、难有所助、养有所安,应成为这项行动最有力的答卷。
![]()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
来源:老年健康报
文:尤颖康(媒体人)
策划:郑颖璠
编辑:尤颖康 李诗尧
校对:于洋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