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德国前外交部长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这位1980年出生的绿党政治明星,以明显优势当选为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并于9月正式接替现任主席丹尼斯·弗朗西斯。
贝尔伯克是谁?如果你对国际政治稍有留意,对这个名字绝不会陌生。一头利落的金色短发,语速快,手势坚定,这是她留给媒体的典型形象。
![]()
从德国绿党主席到执掌外交部,贝尔伯克的政治轨迹堪称“坐火箭”。她崛起于环保运动,却以对俄乌冲突中的强硬立场和对华“价值观导向”外交迅速在国际舞台打出名号。
用一些欧洲评论员的话说,她是“道德旗帜的挥舞者”,但批评者则指责其外交风格缺乏弹性,时常带有一种“非黑即白”的道德优越感。
回顾她主政德国外交部的岁月,对华关系无疑是浓重的一笔。
![]()
贝尔伯克多次公开强调“减少对华依赖”,将经贸关系与人权、地缘政治议题紧密捆绑。
她曾直言不讳地批评中国的内部事务,在涉及新疆、西藏、台湾等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发表过不少偏离德国此前务实基调的言论。
2023年,她力推的“德国对华战略”文件,通篇充斥着“系统性对手”的定位,试图推动欧盟采取更一致的对华强硬路线,尽管这份文件在德国商界和部分欧盟国家内部引发了不小的担忧和阻力。
![]()
而贝尔伯克在任期间,中德高层互访的频率降至多年来的低点,双边贸易额虽然因惯性仍维持庞大基数,但增长势头明显放缓,德企在华投资面临的审查和政治不确定性有所增加。
如今,这位以“价值观”为外交基石的政治人物,执掌联合国大会这个由193个成员国组成、代表全球几乎所有主权国家、理念利益千差万别的庞大论坛。
即便,联合国大会主席更多是程序性和象征性的角色,不具备安理会那样的执行权,但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觑。
![]()
主席负责主持会议,设定每届联大的总体议程和主题,其个人的外交技巧、公正性和对国际事务的理解,深刻影响着大会的辩论氛围、协商效率和最终成果。
一位被贴上“对华强硬”标签的主席,将如何在这个需要极致平衡与包容的岗位上自处?
支持者认为,贝尔伯克的当选象征着国际社会对规则、气候行动和人权承诺的重新重视。她丰富的从政经验和在环保领域的深厚背景,被认为有助于推动联合国在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上取得进展。
![]()
但联合国不是欧盟,更不是德国外交部。这里不仅有西方盟友,更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有中国、俄罗斯这样拥有否决权的大国。将一国部长的强硬作风带入需要凝聚全球共识的舞台,其结果可能是结构性的不适甚至裂痕。
尤其值得玩味的是她当选后的首次讲话。
贝尔伯克承诺将“公正履职”,致力于寻找“共识”,强调联合国在多边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
但她也再次提到了“基于规则的秩序”和“普世价值”,这些词汇在她的政治词典里有着特定的含义,往往与西方视角紧密相连。
她能否真正超越其固有的意识形态框架,以真正中立、公正的态度服务于整个国际社会,而不仅仅是某一阵营的价值观传声筒,这是悬在许多人心中一个大大的问号。
国际媒体的反应也呈现两极分化,西方主流媒体多持乐观其成的态度,而不少发展中国家媒体和亚洲、非洲的评论员则提醒,要警惕联合国的议程被单一国家的政治偏好所“劫持”。
![]()
说实话,就个人而言,着实为联合国这个本就步履蹒跚的机构捏一把汗。联合国是二战后的产物,设立的初衷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七十多年过去,世界早已不是当初的模样,联合国改革的声音喊了十几年,进展缓慢,其权威和效率时常备受质疑。
现在,让一位以立场鲜明、不擅妥协著称的政客来主导大会,感觉就像给一位身体虚弱、需要静养的病人,下了一剂药性猛烈的虎狼之药。
![]()
联合国大会最需要的是什么?是沟通的桥梁,是妥协的艺术,是求同存异的智慧。它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谈判桌,各方利益诉求迥异,甚至尖锐对立。
成功的大会主席,往往像经验丰富的茶艺师,水温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能让不同质地的茶叶(代表不同国家)释放出些许融合的香气。
他们需要的是低调、耐心、高超的协调能力,而不是聚光灯下的慷慨陈词。
![]()
可贝尔伯克女士过往的表现,似乎更倾向于后者。
她习惯于站在道德高地上发表观点,这种风格在德国国内或欧盟内部或许能赢得掌声,但放在联合国这个文化、宗教、发展阶段、政治制度极其多元的“小世界”里,很可能水土不服。
最让人担心的,是对华关系。
![]()
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第二大联合国会费与维和摊款国,在全球发展、气候变化、反恐等众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任何重大国际议题,没有中国的积极参与和合作,几乎寸步难行。
贝尔伯克女士以往的对华强硬立场,是她的个人政治选择,但作为联合国大会主席,她必须代表整个组织的利益,而不是某个国家或集团的利益。
![]()
如果她将个人好恶带入工作,在议程设置、发言安排、磋商引导中,有意无意地边缘化或针对中国,那么大会的氛围将会变得高度政治化、对立化。
这非但无助于解决任何全球性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大国间的猜忌和对抗,使联合国本已困难的协调工作雪上加霜。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种可能,那就是角色转换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
![]()
坐上联合国大会主席的位置,视野和责任感的提升,或许会促使贝尔伯克女士进行必要的调整。她可能会展现出外界未曾见过的务实和灵活的一面。
但这需要时间验证,而且存在不小的不确定性。
从她当选后的表态看,核心词汇依然是那些熟悉的“规则”和“价值”,调整的迹象似乎并不明显。
![]()
世界需要的不是又一位意识形态的斗士,而是一位胸怀全球的协调者。联合国这座大厦已经有些老旧,需要的是精心修缮和加固,而不是不计后果的震动。
安娜莱娜·贝尔伯克,这位80后女政客,是将成为推动联合国适应21世纪新现实的催化剂,还是加速其影响力衰退的最后一根稻草?
答案,将在未来一年她主持的每一次敲槌、斡旋的每一次对话、以及最终大会通过的每一项决议中,慢慢浮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