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恰逢中国筑港事业创立80周年的重要节点,中交一航局2025年科技创新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大会以“总结八十年创新成果,共话行业前沿技术”为核心主题,汇聚国内顶尖院士专家、政企领导及高校科研机构代表,系统回顾我国港航建设领域80年重大科技创新成就、核心装备突破与经典工程实践,共商行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作为诞生于天津、深耕全国的“筑港摇篮”,中交一航局自1945年成立以来,始终坚守“基建报国”使命,在国家交通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从天津港的疏浚扩建到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从京沪高铁的铺轨架梁到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的跨海攻坚,再到平陆运河的开疆拓土,一航局先后承揽一系列国家重点工程,在港口建设、海洋岛礁、沉管隧道等关键领域持续深耕。
80年来,企业聚焦技术瓶颈开展攻关,累计推进60余项“锻长补短”和“卡脖子”技术研发,锻造34项“杀手锏”技术,布局136个特大、重大科技研发项目。通过持续创新,培育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与高端装备,打造了一支专业过硬的人才队伍,构建起全产业链全领域竞争优势,为产业升级、市场拓展和未来产业培育提供了强劲支撑。
“科技创新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我们以产业革新开拓发展新空间,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锻造核心竞争力。”中交一航局党委书记、董事长万军杰表示,当前企业正依托广西平陆运河、新疆乌尉高速、厦金大桥、木垒风电项目、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等重大工程,持续强化核心科技攻关,推动数智建造升级,加速技术迭代与产业生态协同。
面向未来,中交一航局将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重点攻关深海工程装备、零碳建造技术等关键领域,全力打造更多优质工程、绿色工程、智慧工程,续写筑港事业新的辉煌篇章。(工人日报客户端特约记者 朱润胜)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