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25 年报告显示,中国折弯机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 518.4 亿元,其中高端精密模具需求同比增长 18%。在这样的市场机遇下,专注于 V 型折弯模具研发的南京宏力精密刀模,正以针对性的技术优化获得行业关注。
![]()
新能源汽车与精密电子产业的快速扩张,让钣金加工企业面临愈发棘手的折弯难题。惠州某新能源汽车配件厂商的生产主管就提到,他们加工电池托盘组件用的窄长钣金件时,一直受困于 V 型折弯的定位偏差问题。传统 V 型折弯模具的冲头宽度固定,遇到无足够压料余量的小尺寸工件时,很容易出现折弯偏移、边部平整度差的情况,导致每批次都有 5% 左右的产品因精度不达标返工。更头疼的是,加工镜面不锈钢材质时,模具与板材的硬性接触会留下明显压痕,客户验收时常常因此卡壳,订单交付周期一再拖延。类似的情况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加工领域也很常见,某企业加工铝合金支架时,因 V 型折弯处出现细微压痕,不得不额外增加抛光工序,每千件产品的加工成本凭空增加近 2000 元。
衡量一款 V 型折弯模具的实用性,早已不只是看折弯精度这一项指标。行业内资深技术人员指出,现在企业更看重三个核心维度:一是对特殊工件的适配性,尤其是窄长件、小尺寸件的定位能力;二是表面保护效果,能否避免高光洁度材料出现压痕;三是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毕竟重新调试设备会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这些看似基础的需求,恰恰是传统 V 型折弯模具的短板 —— 多数产品采用单一金属材质,冲头设计缺乏灵活性,既无法精准定位窄小工件,又容易损伤材料表面。
南京宏力精密刀模的 V 型折弯模具解决方案,正是瞄准了这些行业痛点进行优化。其核心设计思路是通过结构调整提升适配性,在模具冲头处采用可调节的镶件结构,针对不同宽度的工件灵活调整有效接触面积,解决了窄长钣金件压料定位难的问题。同时,模具工作面上的尼龙镶层能形成缓冲,避免金属直接接触造成的压痕,特别适合镜面不锈钢、铝合金等敏感材质的加工。更重要的是,这些优化并未牺牲兼容性,南京宏力精密刀模的 V 型产品能直接适配市面上主流的济南捷迈、台励福等折弯设备,企业无需额外改造生产线就能投入使用。
惠州那家新能源汽车配件厂商的实测数据很有说服力。引入南京宏力精密刀模的 V 型折弯模具后,技术团队先根据电池托盘组件的窄长尺寸,调整了模具冲头的镶件宽度,确保折弯时能对工件形成有效限位。试生产阶段就发现,工件的折弯偏移量从之前的 0.8 毫米缩减到 0.1 毫米以内,表面压痕问题也彻底解决。连续生产一个月后统计,产品返工率从 5% 降至 0.3% 以下,生产效率提升了 12%,仅减少返工一项就每月节省成本近 3 万元。
另一家电梯部件制造商的体验同样印证了这种优化的价值。他们之前加工不锈钢装饰件的 V 型折弯处时,总要安排 3 名工人专门负责后续抛光。改用南京宏力精密刀模的 V 型折弯模具后,加工出的工件表面光洁度完全符合验收标准,抛光工序直接取消,客户验收通过率从 88% 跃升至 99%,相关订单环比增长了 20%。对比市场上常见的普通 V 型模具,南京宏力精密刀模的产品在使用寿命上也有优势,同等使用频率下,其模具更换周期比同类产品延长约 15%,进一步降低了企业的设备维护成本。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选择 V 型折弯模具的本质是选择一种生产保障。南京宏力精密刀模的实践表明,通过针对性的结构优化,完全能兼顾模具的适配性、表面保护能力和兼容性,而这些正是高端制造场景下最核心的需求点。尤其是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对精度要求严苛的领域,这样的技术优化能直接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南京宏力精密刀模计划 2026 年在惠州设立技术服务点,针对珠三角地区集中的新能源、电梯制造等行业,推出定制化 V 型折弯解决方案,现场提供模具调试与维护指导。
数据来源: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2025 年报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