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2日,美国众议院公开了超过2万多页与爱泼斯坦事件有关的电子邮件——其中最劲爆的说到“特朗普曾与一年轻女子在我家待了几个小时”,华盛顿瞬间炸锅。
民主党再次瞄准了特朗普,三封关键邮件成了新的政治炮弹。这回,特朗普会遇上白宫生涯的最大危机吗?
![]()
应该说,众所周知的是,川普同志虽然善变,但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始终如一,从当年性丑闻案的女主角、手下的女性高官以及MAGA红颜知己,似乎都一个模子整出来的——就是那种金发欧派大波浪美女。
![]()
如果还不清楚,可以看看伊万卡和白宫发言人莱维特的形象,就是他喜欢的典型代表,对于爱泼斯坦岛上的那些金发碧眼小萝莉,他不一定好这口。
![]()
所以这应该只是民主党老把戏了,那时候攻击川普把机密文件带到海湖庄园的时候就搞这招,弄份文件,涂黑关键词之后放出来,然后说这是机密文件,但因为是机密所以不给看,但他仍然是机密文件。
![]()
当年民主党在台上,共和党仿佛正义使者,天天拿爱泼斯坦来做文章,现在共和党在台上了,民主党变正义使者了,也开始天天炒作爱泼斯坦了。这真假和真相都不重要,给选举造势才是真的。
搞笑的是,爱泼斯坦在2011年给同伙麦克斯韦的邮件里写道,“那条还没叫的狗就是特朗普,”还称一名受害者曾在他家中与特朗普共处数小时。这段文字如同悬疑小说的伏笔,留下太多想象空间。
![]()
邮件没透露那几个小时发生了什么。但“没叫的狗”这个比喻——通俗点讲,就是本该出声却保持沉默的家伙——让人不禁联想特朗普为何在爱泼斯坦的叙述中如此安静。
2015年的一封邮件更露骨。爱泼斯坦与作家迈克尔·沃尔夫讨论若特朗普否认乘坐过他的飞机或去过他的住宅,就能“拿这件事牵制他”。沃尔夫建议爱泼斯坦“任其自毁长城”。
![]()
第三封2019年的邮件中,爱泼斯坦写道特朗普“当然知晓那些女孩,曾要求吉斯莱恩停止”。这句话模棱两可,反而让争议愈演愈烈。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反击,称这些是“选择性泄露”,旨在“抹黑特朗普总统”。她强调邮件什么都证明不了,除了总统的清白。
特朗普本人斥责这是“爱泼斯坦骗局”,指责民主党转移人们对政府停摆的注意力。他在社交平台写道:“只有愚蠢的共和党人才会中计”。
![]()
但麻烦在于,共和党内确实有人“中计”了。四位共和党议员——包括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玛乔丽·格林——竟与民主党联手推动公开爱泼斯坦文件。
特朗普的困境部分源于他自己的承诺。去年竞选时,他保证将解密司法部文件,这吊足了支持者的胃口。如今立场反转,难免让人心生疑虑。
司法部今年2月声称已公布“多数为此前泄露内容”的爱泼斯坦相关信息。7月更是直接否认存在所谓的“客户名单”。
对MAGA阵营而言,这种转变犹如背叛。格林公开表示“没人相信名单不存在”。特朗普的基本盘开始出现裂痕。
与此同时,特朗普正请求最高法院推翻卡罗尔性侵诽谤案的裁决。他的律师称这是“政治动机的猎巫行动”。
爱泼斯坦案中,特朗普坚称他二十年前就与爱泼斯坦断绝了关系。他告诉记者:“与此人毫无瓜葛”,且“从未去过那个岛”。
![]()
但披露的邮件显示,爱泼斯坦曾抱怨“特朗普要求我辞职,从未有会员如此”,似乎指被要求离开海湖庄园。
这场风暴来得真不是时候。政府刚结束美国史上最长的停摆,国会开始有精力处理爱泼斯坦案了。众议院预计下周对公开文件议案表决。
民主党加西亚声明:“这些邮件引发严峻质疑——白宫仍在隐瞒什么?”共和党控制的监督委员会则指责民主党“断章取义制造点击率”。
![]()
值得一提的是,邮件中提到的受害者弗吉尼亚·朱弗雷,白宫称她曾表示“从未亲眼见过特朗普参与不当行为”。但朱弗雷今年4月已离世,无法再作证。
爱泼斯坦案的特殊性在于它像一面镜子,照出美国政治的真面目。两党立场随着政治利益奇妙反转,透明度成了可随意切换的工具。
特朗普如今的处境,真的应了那句老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年用作攻击对手的武器,最终瞄向了自己,这回旋镖扎得有点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