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25 年,我们终于能在掌上设备上,真正体验到曾经只有游戏主机才能带来的沉浸感受,而支撑起这份底气的,正是ROG携手微软Xbox打造的全新产品——ROG XBOX 掌机 X。
![]()
它不仅是一台游戏机,更是一个融合了Windows系统的开放性 与Xbox游戏生态的即开即用体验的全能便携平台。在这台小小的掌机里,ROG塞进了AMD最新一代的掌机旗舰处理器Ryzen AI Z2 Extreme,它采用8核16线程的Zen5架构,配备多达16组 RDNA 3.5架构集显核心,相比前代不仅规格大幅提升,图形性能也迈上了全新等级。
![]()
这颗AI Z2 Extreme 是一个集成了 CPU、GPU 和 NPU 的全功能APU。其中的XDNA2 NPU专为AI加速任务设计,它能够协助CPU和GPU分担系统调度、AI插帧等操作,不仅释放了传统核心的负载压力,也让整机运行更加高效、安静。

所以,当它再配上24GB的LPDDR5X 8000MHz高速内存和1TB PCIe 4.0固态硬盘时,不夸张地说,这已经不仅仅是一台能玩游戏的掌机,还可以是一套可以随身带着走的主力机。
![]()
在正式调整画质之前,我们得先打开一个能明显拉高体验上限的关键功能——AMD Software里的HYPR-RX。它看似只是驱动里的一个按钮,点下去,其实是同时启用了三项深度优化:Anti-Lag+降低输入延迟,Boost动态降分辨率提帧,而AFMF则是AMD的帧生成技术。简单说,HYPR-RX就是让画面更快、更稳、更顺。
![]()
HYPR-RX是驱动层级的,不挑游戏,不挑平台。只要是DX11 或DX12的游戏,哪怕没有自带FSR或DLSS,它都能插帧、降延迟,甚至还能提升老游戏的体验。上一代掌机偶尔会出现插帧冲突的问题,但我在这台ROG XBOX掌机X上测了几款游戏,完全没遇到兼容性问题,开着就是爽。
所以接下来几款游戏的测试,我们的设置默认开启HYPR-RX,再根据各自的游戏特性来调画质设定,看看这颗AI Z2 Extreme 在掌机上到底能压出多少性能。
《赛博朋克2077》
![]()
在掌机上跑《赛博朋克2077》,一开始我其实是持怀疑态度的。毕竟它是公认的吃显卡,要让核显稳住画面、跑得流畅,设置上得费点心。但没想到,在调完画质之后,这台掌机居然真的能让夜之城跑得又顺又漂亮。
![]()
这套设置我是在1080p分辨率+FSR性能模式下进行的,锐化设为0.90,整体画面细节清晰但不过锐,看起来不会有塑料感。显存保持自动分配,交给系统动态调整反而最稳。阴影部分,我用的是五项组合:接触阴影和面部光照都开启,其他阴影设定为 中-高-中-中-高,也就是整体偏中高水准,既保住了立体感,也不会拖慢帧数。
视觉特效方面,体积雾和体积云都设为中等,动态贴花调到超级,街头枪战时血迹和爆炸效果非常有冲击力。空间反射开低,基本看不出明显影响,却省下了大笔性能开销;而次表面散射我反而设成高,能保住人物皮肤的真实光感。环境光遮蔽和色彩精度都是中等,能保持整体亮度自然又不发灰。镜面反射和 LOD(物体细节级别)拉高,这俩对掌机画面提升特别明显,在不牺牲太多帧率的前提下,夜之城的建筑线条会锐利不少。
这一代的CPU咱们人群密度直接用中档,不会拖慢性能。
![]()
在夜之城闲逛,帧率稳定在80FPS上下浮动,顺得出乎意料,操作手感也非常跟手。而像街头战斗等场景下,随着敌方人数的增加,帧率会有所浮动,大概在65-70FPS之间。
![]()
如果你想在不插电源的情况下流畅游玩《赛博朋克2077》,只需要打开Armour Crate SE,将运行模式改为25W增强,分辨率改为900P即可,我自己实测不需要改变游戏设置,依旧可以享受60FPS左右的游戏体验。
![]()
《黑神话:悟空》
![]()
《黑神话:悟空》是目前少数几个真正意义上在掌机上压硬件的游戏,它不仅用上了虚幻引擎5的整套渲染能力,还在贴图、光影、体积特效等方面毫不妥协。好在AI Z2 Extreme性能足够强,加上HYPR-RX帧生成的加持,我们还是能把这座东方神话世界,稳稳地跑在这7英寸屏幕上。
![]()
我选择从推荐画质方案出发,在1080P的基础上开启了 TSR 超分辨率,并把渲染比例调到了50%。 TSR相比FSR更适合UE5 游戏的原生逻辑,尤其是在小屏幕上,它对远处物体的细节还原更稳定,人物毛发、环境灰雾都没有破碎感。
画质设置这块我是选择性调整,像贴图质量和后期处理这种对显存要求高、但实际负载并不大的项目我直接拉到超高,角色的盔甲材质、法术光效甚至地上的残影都很有质感。而阴影、毛发、全局光照这些拖GPU的项目我就下调到中档甚至低,尤其是毛发质量,会影响帧数,而且在掌机的屏幕上显示收益并不大。
![]()
比较意外的是这款游戏的屏幕空间反射做得还算不错,调到中也不会太糊,水面、金属表面都有不错的反光表现,不会有明显塑料感。再搭配插帧,能够跑到80+的帧率,而且不会出现输入延迟或插帧异常。 即便是在25W增强模式下,帧率也能稳定在70+左右。
![]()
因为ROG XBOX掌机X升级后的冰川散热架构掌机增强版,这台掌机在高负载时的表现非常稳。双风扇设计搭配 77 片大叶片和出风口处 90 片冰翼鳍片,让它在战斗场景中既能高效排热,又不会把热量传到手上。
![]()
即便游戏里打得满屏火光,握持区依旧温温的,不会有发烫的压力。
![]()
这次全新的握把设计。相比传统直筒形掌机,ROG XBOX掌机 X 在机身两侧做出了贴合虎口的人体工学弧面,搭配略微加宽的底部,哪怕连续游玩2小时以上,手指和手腕也不容易酸胀。
![]()
这种长时间握持无负担的设计,让掌机从“随时能玩”进化成了“愿意一直玩”。而真正让我觉得沉浸感拉满的,是这台掌机在交互反馈上的进化。
比如《黑神话:悟空》这类主打打击感的动作游戏,敌我碰撞、技能释放、硬直取消,这种反馈不仅增强了操作的直觉性,也强化了情绪的流动,让掌机上的动作游戏,拥有了不输主机的沉浸感和表现力。
![]()
新款的脉冲扳机在高频和低频之间切换得非常自然,不会让人出戏,反而变成了你掌控节奏的一部分。
另外它的扬声器表现也很出色。立体声场干净清晰,音效的位置感和环境回响都很自然,不插耳机也能获得不错的沉浸体验。
![]()
《巫师3》
![]()
在《巫师3 次世代版》里,我依旧选择了1080P分辨率,手动进入AMD Software开启HYPR-RX,既能稳住帧率,又保留了不错的清晰度。
![]()
光追自然是关掉了,但得益于这颗APU强劲的图形表现,传统光照与贴图技术依旧撑起了不错的画面表现力。
![]()
画面锐度我调到了“低”,避免因锐化算法过强导致的画面“发干”;FXAA 则有效抑制了边缘锯齿,而不至于牺牲太多细节。像水体反射、高材质质量与细节层次全部拉到“高”,水面中的光影与环境倒影表现不错。
哪怕是角色身上的盔甲反光、头发晃动、草丛穿行带起的动态贴图变化,也在掌机屏幕上呈现出了远超预期的视觉细节。
![]()
整体下来,ROG 掌机X在35W模式和HYPR-RX 的加持下,这套画质方案让我在野外维持70-80帧,城镇中稳定65-70帧,而且画面不糊不闪,反射、细节和整体氛围完全对得起“次世代”三个字。
![]()
同样,如果你想在25W增强模式(离电)下继续玩《巫师3》,你可以在保留这套设定的前提下,开启HYPR-RX ECO模式,整体帧率会比35W略低5-10帧,但依旧能够在保证画质的同时,流畅体验游戏内容。
![]()
所以,如果你刚刚入手了这台 ROG XBOX 掌机 X,又或者正打算用它作为你的随身主机,不妨试试这些实际跑通、实战验证的画质设置。从夜之城的霓虹倒影,到西游记世界的山海奇景,再到白狼在雪原中的战斗与回响,画面细节、锐度和氛围感都能在这块7英寸的小屏幕上完整呈现。
![]()
终于,我们不再需要牺牲游戏体验才能换来便携,得益于AI Z2 Extreme强悍的核显、HYPR-RX 全局插帧技术,以及这台掌机对发热、续航、音效等方面的全面优化,ROG XBOX 掌机X真的做到了画质和帧率的双赢。
![]()
本文这几套设定,几乎能帮你直接跳过踩坑期,一步到位打开最优体验。如果你买了这台掌机,直接来抄作业就行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