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统一被赖清德封杀后,赖岳谦宣布一项重大决定,竟和大陆相关
在两岸声望都颇高的赖岳谦透露准备移居大陆了,有些人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可不简单。他曾经是政治大学的副教授,也担任过中时电子报的社长,还是在台湾电视媒体上最敢说的一位评论员。
不仅如此他还一直主张两岸统一,为此在台湾受到不少排挤、抹黑还被封杀。现在离开了生活多年的台湾来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大陆。
赖岳谦为何要移居大陆?在台湾他又遭受了怎样的迫害?
![]()
赖清德当局的手段,堪称一种“代理人式”的隐形施压。它不直接出手,而是向高校、媒体、企业等第三方机构,释放出模糊但极具威慑力的信号,从而实现对特定声音的精准定点清除,巧妙地规避了直接打压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
赖岳谦在台湾政治大学的教职,在“不符合校方发展规划”这句温和的官方说辞下,被悄然解除。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层礼貌的窗户纸背后,透出的是一股非正式“行政指导”的凉意——统派学者的声音,在这里似乎不再受欢迎。
几乎是同一时间,他在中时电子报的社长职务也因“组织架构调整”而被撤销。据传闻,这一人事变动的背后,有内政部门的身影,理由是其言论“危害宪政秩序”。这套说辞用词模糊,却分量十足,足以让任何机构掂量再三。
![]()
这场精准的“断链”行动并未就此止步。赖岳谦参与的多档时政评论节目被要求下架,他的社交媒体账号遭到算法的无形之手限制流量。连商业合作也未能幸免,有企业以“战略调整”为名取消了顾问合作,只因担忧这层关系会影响到未来的官方资质审批。
甚至一个聚焦两岸农业技术合作的学术基金申请,也被以“选题不符合区域导向”的理由拒之门外。这已不再是针对个人,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多维度的渠道阻塞,一场被外界形容为精准的“职业双杀”。
![]()
这种“软封杀”的高明之处在于,它将政治打压包装成一系列合规的机构内部决策,责任被无限分散,让人难以追溯源头。这恰恰体现了他“消音式治理”的本质,一种权力在体制边缘隐秘运作的模式。
这场绞杀波及的远不止赖岳谦一人。岛内其他统派学者和媒体人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有人的评论员专栏被叫停,统派团体的集会申请因“安全风险”被驳回,甚至有中小学教师只因在课堂上讲述了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便被校方约谈。
当局的意图似乎很清晰,就是试图垄断岛内的舆论场,塑造一种单一的“台独”声音。这种治理逻辑,被认为是源于其权力基础的不稳固。毕竟,低票当选的背景,使得“制造敌人”成为了一种巩固内部的廉价手段。
![]()
面对在台发声渠道被系统性摧毁的局面,赖岳谦的选择超越了单纯的“避难”。他与妻子周玉琴在福建龙岩完成祭祖寻根之旅后,公开表示正在考虑移居大陆。这不仅是个人的物理转移,更被解读为一种向着文化与民族认同的“回归”。
但这只是突围构想的第一步。真正的战略升级,是将个人危机转化为推动两岸深层互动的契机。他启动了一项名为“两岸青年学术共创计划”的民间交流项目,这步棋走得极为巧妙。
![]()
这个计划的核心特点,是其彻底的“民间化”。它由两岸多家学术机构联合发起,运作资金完全来自民间捐赠、学术基金会和企业赞助,从根源上规避了官方干预的可能。
计划的研究领域直击现实需求,涵盖经济融合、文化传承、科技合作等,精准对接了两岸青年的发展关切,因而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市场的反应验证了这一判断。计划仅仅推出一周,就收到了来自近300所高校青年的报名申请,令人瞩目的是,其中来自台湾地区高校的学生比例竟然超过了40%。这无疑证明了,一条全新的、充满生命力的民间渠道,已然被成功开辟。
![]()
这一系列操作,堪称将防守转为进攻的典范。赖岳谦的角色,从一个被动的“失声者”,转变为一个主动的“搭桥人”,他在当局权力难以触及和控制的领域,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战场。
这场围绕渠道的攻防战,最终的胜负手,取决于人心的向背。当局试图通过“消音”来控制思想,但这种背离民主准则的行为,却在岛内外激起了一场强烈的反弹,反而为赖岳谦开辟的新渠道,积蓄了更强大的道义资本和民意基础。
![]()
在台湾学界,数十所高校的学者自发组建了“学术自由守护联盟”以示抗议,许多普通民众也认为当局的行径侵蚀了他们引以为傲的民主价值。高压手段不仅没能让异议者噤声,反而损害了当局自身的公信力。
而在海峡对岸,大陆网友对赖岳谦的遭遇普遍表示同情,并热烈欢迎他的到来。这种热情的态度,与岛内的冷酷打压形成了鲜明对比,也凸显了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包容度差异。
更何况在此之前,赖岳谦的言论解读在大陆新媒体平台本就拥有着百亿级别的累计播放量,他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岛内任何单一渠道的限制。
![]()
归根结底两岸之间文化、血缘与历史的联结无法割裂。经济上,大陆作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产业链深度互补。社会层面,庞大的两岸婚姻家庭,更是情感的纽带。国际社会绝大多数国家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更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当局的压制行为,或许根植于一种深刻的内在不安。当权力基础不够稳固时,“制造敌人”就成了一种惯性选择。然而,他们似乎忘记了,一个人可以被剥夺职位,但其所持的信念和业已形成的影响力,并不会因此烟消云散。
![]()
相反它们会通过新的渠道获得重生,甚至被放大。当旧的河道被强行筑坝堵死,奔腾的人心与思潮,终究会冲刷出新的河道。这股力量,或许迟缓,但沛然莫之能御,是任何形式的权力封锁都无法最终阻挡的。
![]()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