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机器人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的人形机器人扭起秧歌,瞬间点燃市场热情。资本蜂拥而至,一级市场融资额半年突破195亿元,二级市场相关概念股涨幅超60%。这背后,究竟是谁在推动这场万亿盛宴?
资本狂欢:从实验室到量产
过去,机器人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如今却已迈向量产元年。特斯拉Optimus V3预计年底推出,国内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等企业纷纷宣布数千台交付计划。量产意味着什么?成本下降、技术成熟、市场认可。但量产需要钱,大量资金。于是,企业纷纷冲刺IPO——港股成了热门选择,极智嘉、云迹科技成功上市,优必选更是上市后连续融资45亿港元。A股也不甘落后,宇树科技计划四季度递交申请,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股份,引发借壳猜想。
资本为何如此疯狂?政策推动是关键。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具身智能”,将其与量子科技、6G并列,国家意志明确。再加上AI技术突破,机器人不再是冰冷的机械臂,而是能感知、决策、学习的智能体。资本嗅到商机,自然一拥而上。
![]()
供应链的狂欢:谁在闷声发财?
整机厂风光无限,供应链企业才是真正的赢家。人形机器人成本大头在上游——减速器、伺服电机、传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占整机成本70%以上。谁能切入供应链,谁就能分到最大蛋糕。
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涨势惊人。胜宏科技因布局机器人PCB,股价飙升600%;浙江荣泰收购丝杠、齿轮箱企业,股价翻三倍;三花智控凭借特斯拉执行器订单,市值暴涨。但高盛泼了盆冷水,认为市场对三花智控的预期过高,其股价已透支未来五年增长。
供应链企业真的稳赚不赔?未必。目前机器人出货量仍低,上游企业投入大、回报慢,资金链紧绷者不在少数。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绑定大客户的企业,才能笑到最后。
投资机会:如何避免成为韭菜?
资本狂热,但泡沫也在滋生。优必选年亏9亿,估值却超百亿;部分概念股市盈率破百倍,业绩却寥寥无几。投资者该如何抉择?
一级市场,重点关注两类企业:一是已进入特斯拉、小米供应链的零部件厂商,如谐波减速器龙头;二是技术独特、场景明确的整机厂,如宇树科技、智元机器人。
二级市场,短期警惕高估值炒作,长期可布局真正有量产能力的公司。2026年将是关键节点,若特斯拉Optimus量产顺利,供应链企业将迎来爆发。
结语:未来已来,但别急着All in
机器人赛道充满想象,但资本游戏同样残酷。政策支持、技术突破、资本涌入,行业确实站在风口。但别忘了,任何新兴行业都要经历泡沫与洗牌。投资者需冷静判断,别让狂热蒙蔽双眼。毕竟,万亿市场虽诱人,但能活到最后的,永远是少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