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拼命攒下的年假,最后可能全交给ICU。
![]()
”——这话不是我说的,是上周刚出院的老周拍着我肩膀说的。72年生人,工龄31年,心梗那天还在回工作群“收到”,醒来第一句话问“项目黄没黄”,医生直接甩他一张病危通知。
![]()
听完我就后背发凉,谁不是把“再扛扛”挂嘴边,把体检单塞抽屉?
可数字不会陪你扛。
去年心梗新发病100万例,45岁以下占了整整一成,10%的年增速,比咱工资涨得都快。
更扎心的是70后这批人,38%三高,四分之一心理亚健康,体检报告厚过存折。
你以为“小毛病”只是累,其实是身体在写辞职信,一次性批注:不接受挽留。
老周出院后,公司给他办了“荣誉退休”,鲜花掌声,拍照发群,第二天工位就换了新小伙。
别骂人情冷暖,职场本就这样:缺了谁,系统都自动补位;可家里那盏灯,缺了你,就是永远黑一块。
我去年阑尾炎穿孔,微创+靶向药把康复期砍到40%,可疼是真疼,老婆孩子守在床边掉的眼泪也是真的咸。
![]()
那一刻我懂了,所谓“不可替代”是幻觉,只有病床号独一无二。
所以别再等“有空再说”。
把年假拆成周五下午,带孩子去河边捞鱼,哪怕只捞到一鞋底的泥巴;把熬夜改晨跑,跑不动就快走,看看六点前的城市啥样;把微信群免打扰,老板真急会打电话,不急就随它去。
北京协和医院的新方案能救你命,却救不了你没活过的日子。
有人问我,后半场怎么才算赢?
我说:体检单指标正常,深夜不心慌,早上醒来第一个念头不是“又要开晨会”,而是今天午饭想加颗煎蛋。
钱继续挣,但给命留点利润,把人生当体验券,别当加班券。
毕竟,来世上一回,不是为了把遗书写成项目总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