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珀·李在一个访谈中曾说过一句话:“当你看到一件事物的发生,会为这些事物中的个体流露出基本的正常情绪,会有悲悯,会有思考,会有各种痴缠的情绪,这也是在告知你正处在一个认知高点的人群。”
说实话这段话我一直不太理解,因为在这之前我的意识中会觉得,正常人看到事物是都会产生情绪的,直到近年来,写文多了,我发现情绪的产生其实也需要认知相伴。譬如一个蠢货看不懂这个事物延展的逻辑,一个有认知的人能看到,那么产生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
今天的文章,两则新闻说起,
一则是下面这个:
江苏南京,饭馆的老板每每看到小伙在凌晨的时候到饭店门口翻找垃圾,然后老板看到,说一句,别找了,我给你煮碗面。
再仔细问询才知道小伙的行李箱被人偷了,行李证件全部丢失,老板问询,补办的20元都没有吗?小伙回答说,没有了。老板再说,要不就回家吧,但小伙说,没有家人了。
![]()
听到这里,老板被触动,告知小伙说,不要再找垃圾吃了,在找到工作之前都可以来店里吃饭。
这个视频看罢,我脑海萦绕的画面是自己年少的时候,其实也出现过类似的逼仄,一个人被骗到北方陌生的城市,傍晚黑下俩后背着只有一身衣服的双肩包,口袋里只有十几元钱,而且一天没有吃饭,在路边花两元钱买了几个馒头蹲在公园的台阶吃,一个年龄很大的保安大爷走过来问我几句又走开。晚上十一点一个人躺在没有故意横档的公园躺椅上休息,北方的天彻骨的冷,保安大爷又走过来邀约我到保安室,在狭小的室内温度极高,因为有一个电暖器,大爷便在电暖器片上给我烤馒头,而且还搭配他在家里带来的油炒咸菜。
早晨哆嗦着手拿出五十元给我,说买票回家。
因为那时候年少并没有及时回到这个保安亭,再后来几个月后回去,怀揣着还给大爷的钱,但即便那个值班岗亭也已经被拆了。公园附近的人对我说,这里有一个项目,项目完工了,人自然就走了。
再后来,也是这座城,遇见在电话亭哭泣的外来打工的女生,一个哭另一个眼神怅惘看着哭泣的同伴,走进问询得知是被中介欺骗了,俩人的五六百元被无良中介拿走,工作却没有着落,回家的路费都没有。听罢,拿出足够她们路费的钱,然后离开。
那一刻,想到的是什么,并不是后来家人和我说的被欺骗,因为演技可以造假,眼神却不会,而且我给她们的路费并不是给她们,而是给年少时的自己。
另一个新闻,是下面这个,西安的一位博主遇到小女孩,大冬天穿着拖鞋在流量,事实上我对这些视频博主,大多数都是没好感的,因为视频和文章虽然都是为流量而生,但相较于视频,写实话文章的基本有着很深的底线,并不会为了生存而将他人的卑微彻底裸露出来。
![]()
但这个视频看罢后,想到的却很多:
一是,还是那句话,走的路多了,你能看到很多现实裸露的人生。8岁的孩子,对于我们认知上的画面,该是幼小的,身边集齐关爱的,但看一眼上面这个女孩,8岁,已经失去了同龄孩子该有的那种稚嫩,和这位视频拍摄者的孩子站在一起,其实形象很立体。
尽管当地的村委会回答,将把这个孩子送到学校管理起来,但说实话,孩子的命运不会有着丝毫改变,因为视频拍摄者的曝光,引发的是当地对自我工作的漏洞心理,从一开始具备的并不是真正的善。
其次,即便是真正的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心有而力不足。我在小镇遇到的这些边缘群体的少年少女,有着很深的善,但我在请他们吃饭,买一个礼物之后,也只能转身离开。因为自我的命运尚且飘忽不定,又何来能力介入他人这不幸的人生开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