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暖阳漫过林西县新林镇大勿兰村朱家营子的山梁,村长周艳来一早便守在院里,手中紧握的手机屏幕忽然亮起——“老周,信号好吗?”电话那头传来调试员熟悉的声音。周艳来望着那满格的信号格,咧开嘴笑了,声音里掩不住激动:“好,特别好!网快得很!”
大勿兰村的故事还要从那些年被信号困扰的日子说起。村子地处浅山丘陵之间,范家营子、朱家营子、李家营子、西沟、井子沟等几个村民组星星点点散落在山坳里,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通信屏障,村民们手中的手机,常常沦为摆设,通话断断续续,消息发不出去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有时为了接一个重要电话,不得不爬到附近最高的山头上,举着手机来回找信号。“有时候正打着电话,突然就断了,再打过去怎么也接不通。”西沟村村民沈树回忆道,“家里孩子在城里工作,想视频看看孙子都成了难事。”
通信不畅造成了村民生活上的极大不便,更制约着整个村子的发展。大勿兰村以种养殖业为主,村民们养殖的牛羊、种植的玉米、甜菜等农产品在市场上很受欢迎,然而,由于信号不稳、网络不通,村民们无法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更难以主动对接外部客户,只能被动等待中间商上门收购,眼睁睁看着好产品卖不出好价钱。“等咱们知道消息了,人家出价高的都收够了,卖东西永远比人家慢一步……”养殖户谷云军无奈地说。
2025年5月,林西县新林镇成立工作专班,联合大勿兰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和中国移动赤峰市分公司的工作人员,带着专业设备,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测试信号,一家一户地记录盲区范围……驻村工作队员张昀鹏把这些诉求一一记录下来,整理成厚厚的一本民情日记,里面不仅标注了信号盲区的具体范围,还详细记录了每户村民对通信服务的特殊需求。
经过反复勘测、多方协调和紧张筹备,今年秋末,信号塔项目终于落地开工。那段日子,村民们时常能看到施工车辆在山路上缓慢行进,镇村干部在现场协调调度,技术人员在塔基旁忙碌调试……历经八个月,一座崭新的移动信号塔终于赶在初冬时在山脊上立了起来。
一座信号塔让村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度,新林镇党委书记李成华说:“这座塔不仅解决了通信问题,更架起了党委政府和群众之间的连心桥,它提醒我们,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再难也要办好。”
大勿兰村信号塔的故事,正是新林镇持续推动公共服务满意度提升的一个生动切片,近年来,新林镇党委政府始终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一个村组的饮水安全,到修缮一段坑洼的村组道路;从帮助农户寻找农产品销路,到为留守老人提供上门服务,每一件看似平凡的民生小事背后,都凝聚着干部们的辛勤付出。
大勿兰村驻村干部陈晓有在工作总结中写道:“过去我们总想着干大事,现在明白了,把群众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办好,就是最了不起的政绩。”在林西县“三服务三提升”行动的号召下,新林镇的干部们不再满足于坐在办公室,而是主动走进田间地头,坐在乡亲们的炕头上,听最真实的声音,解决最迫切的问题。
信号通了,村庄的节奏也在悄然改变。养殖户古云军举起手机,正在和外地客商视频看货、敲定合同;胡玉兰老人点开屏幕,见到了远在他乡的小孙子……网络连接了信息,更连通了人心;信号覆盖了山村,也点亮了希望。
如今,新林镇的故事仍在继续,这座矗立在山巅的信号塔,像一枚无言的印记,见证着改变的发生,也见证着为人民服务初心的生生不息。(王春达、张学磊)
来源:赤峰市林西县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