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梳子姐
今天,《人民日报》专门刊文,对表演式忙碌进行批判。
什么叫表演式忙碌呢?
文中讲到,这些人通常用心经营自己的“忙碌”人设,让自己看起来很充实、很敬业、很勤政。
比如,在微信朋友圈中总是表现为加班加点,而在实际干活的时候却是拈轻怕重,推三阻四。
还有的热衷于搞“造景式调研”“摆拍式走访”,在镜头前面带微笑同群众手拉手,转过身就变成另外一副模样,钻进车子赶赴下一个点位“打卡”。
![]()
上级来考察调研时,并不是实打实谈工作、讲问题,而是在迎来送往上花心思,搞雕琢。
准备的汇报材料一厚摞,展板和PPT炫酷夺目,内容不是通篇“穿靴戴帽”言之无物,就是为自己抹粉贴金……
由此看来,“表演式忙碌”既司空见惯又令人生厌,确实是形式主义的巅峰。
民间对此还造了个名词“高速空转”,即挂上空挡猛踩油门,既污染了空气、磨损了设备,还营造出很努力的人设。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是表演,那么就应该有观众,应该有人喜欢看,要不然他们才不会费尽心机地搞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
所以问题的源头在哪里呢?是那些手舞足蹈的表演者,还是乐在其中的观看者呢?
如果你不表现得很努力,如果不把口号喊得震天响,不编造些天花乱坠的东西,不逢迎上面的导向,只讲实话、只干实事、只反映问题,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人的本能都是趋利避害,如果表演能够带来好处,那么一定会趋之若鹜,变本加厉。
如果表演式忙碌换不来政绩,换不来晋升,换不来好处,傻瓜才会这么做。
问题在下面,根子在上面。
总是谴责那些表演者是没有意义的,肯定是有一种驱动机制在发挥作用,牵引着、诱导着、主使着虚伪的表演,并且让表演者从中获利。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苛求每个个体如何高尚,如何完美,而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怎样建立一种说实话、办实事不吃亏的氛围和机制,让正直的人、实干的人成为主流,而不是那些谄媚的小人登堂入室。
表演式忙碌,说到底本质上是小人得势,是武大郎开店。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慽慽。
只有无德无能的得势小人,才会钟情于这种表演式忙碌,沉浸于这种超级内耗。
若负面的、肮脏的东西成为倾向,那么一定是正面的、纯洁的东西被蒙尘。
当形式主义盛行时,需要纠正的不是“形式”,而是“主义”,不是下面,而是上面,不是个体,而是机制。
若陷于对具体问题判断之中,是很难区分哪个是对,哪个是错的,根本搞不清哪个是在表演,哪个是在干活。
形式主义的最大问题,真不在于其形式花样如何翻新。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宫中的细腰又是为谁而勒紧?
种什么籽,发什么芽,开什么花,结什么果,是这个时代最值得检讨的重大问题。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yanbaoer2024
比较犀利的文我会发这个备号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