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NBA的“偏科生”,很多球迷会想到唐斯的软、地标最强175的矮,但要说把“攻”做到极致疯狂,把“守”拉到历史级短板的明星,那必须得把“手枪”皮特·马拉维奇的名字摆上桌。他要是在小球时代打球,估计能让数据党狂欢到失眠,也能让防守教练愁到脱发——毕竟不是谁都能做到场均砍30分和被对手当提款机同时发生的。
![]()
先说说他那犀利的进攻,那可是NBA上古时代的“流量密码”。在没有三分线的年代,马拉维奇就凭着一手超时代的技巧杀遍联盟,不看人传球、胯下运球变向、空中拉杆这些现代球星的常规操作,在他那儿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独门绝技”。大学时期他就创下过NCAA场均44.2分的恐怖纪录,进了NBA更是如鱼得水,1976-77赛季场均轰下31.1分拿下得分王,要知道那时候的比赛节奏比现在慢得多,得分含金量堪比现在的40+。
他的进攻不是靠身体硬怼,而是靠脑子和手感,就像手里真有一把“手枪”,随时随地都能抬手开火,而且命中率还相当靠谱,生涯场均44.1%的投篮命中率在后卫里绝对算顶级。那时候球迷买票看老鹰和爵士的比赛,说白了就是看马拉维奇表演,连对手都得抽空欣赏他的进球,这种进攻魅力,不是单纯的数据能概括的。
![]()
可一转头看他的防守,那真是应了“进攻有多神,防守有多沉”。1米96的身高在后卫里不算矮,但马拉维奇天生不爱防也不会防,体重只有84公斤的他对抗能力本就薄弱,还总把所有体力都留着进攻,防守端要么站着看戏,要么被对手一步过掉,连最基本的卡位和抢断都懒得下功夫。当时教练为了藏他这个短板,只能让队友帮他补防,结果就是对手每次进攻都盯着他这个“突破口”打,有时候甚至会让队内得分最差的球员去对位他,就为了把精力集中在进攻端。
有记者问他为啥不防守,他直接笑着说“篮球是用来得分的,不是用来追着人跑的”,这份“坦诚”也是没谁了。生涯10个赛季,他从没进过任何防守阵容,甚至有赛季防守效率排在联盟倒数,这种进攻和防守的巨大反差,在历史明星里找不出第二个。可能有人会说,库里、利拉德也有防守短板,但人家至少有防守态度,关键时刻还能咬牙防几个,可马拉维奇是从理念上就放弃了防守,纯粹把自己当成“进攻艺术家”。放在小球时代,他大概率会被教练逼着练防守,但在上古时代,联盟更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他的偏科反而成了独特标签。
![]()
即便如此,他的进攻天赋还是让他入选了名人堂,毕竟能把篮球玩成艺术的人,本就不需要用“攻防一体”来定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