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2 日,一则令人揪心的消息从江苏张家港市凤凰镇传来,永庆寺突发火情,让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刹瞬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网友发布的视频中,一栋古代式样的建筑物几乎被火吞噬,熊熊大火仿佛要将一切都吞噬殆尽,场景令人痛心。据张家港市凤凰镇人民政府 12 日晚发布的情况通报可知,11 月 12 日 11 时 24 分,张家港市凤凰山一仿古建筑发生火情,消防救援部门第一时间组织灭火,目前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未对周边林区造成影响,起火原因正在调查。
永庆寺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寺庙,它初建于东吴赤乌年间,南朝梁武帝大同二年(536 年)侍御司陆孝本舍宅扩建,至今已有 1500 多年历史,是名副其实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 之一。明清两朝,它曾 6 次修缮,寺基最广时达 86 亩。它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当地人的情感记忆。虽历经岁月沧桑,1958 年遭彻底毁坏,但在 1993 年得以重建。
![]()
然而,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还是给它带来了不小的伤害。当日中午,记者致电张家港市应急管理局,工作人员称燃烧寺庙系仿古建筑,“还在浇水,现在应该只剩水泥部分了”。
消息传开后,网友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惋惜之情。有人说:“虽然是重建建筑,但承载的是 1500 年的文脉记忆,看着被烧得只剩框架,实在让人痛心”。也有网友呼吁尽快查明火灾真相,强调古建防火安全的重要性。的确,每一座古建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保护它们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文化根脉。这次永庆寺的火情,为古建保护再次敲响了警钟。古建多为木质结构,防火等级偏低,加之部分建筑年代久远,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更需精细化、常态化。
"最可惜的是大雄宝殿的斗拱结构。"带队勘察的古建专家李教授指着满地炭化的榫卯残件告诉记者,"93年重建时完全遵循宋代《营造法式》,用的都是传统工艺。"他弯腰拾起半截烧焦的彩绘构件,鎏金纹样在阳光下仍泛着微弱光泽。寺院东侧,消防通道上停放的香客车辆成为热议焦点——这些车辆是否影响了救援效率,目前正是调查重点之一。
![]()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藏经阁因独立建筑且装有防火门得以保全。寺内珍贵的明代《永乐北藏》刻本及清代方丈手抄经文都完好无损。当地文旅局透露,已启动"记忆修复"工程,邀请当年参与重建的老工匠口述建筑细节,同时向社会征集1993年以来的寺院影像资料。
目前,我们只能期待相关部门尽快调查清楚起火原因,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让永庆寺能早日恢复往日的风采。也希望各地能以此为鉴,加强古建防火安全排查与整改,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不要让这样的痛心场景再次上演。
让我们一起关注永庆寺的后续情况,为这座千年古刹祈福,愿它能浴火重生,继续在历史的长河中绽放光芒。同时,也希望大家都能增强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共同守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用真实的记录,笔者要为那些平凡和不凡发声!我们相信,真实故事,更具说服力,更感动人心。更多资讯请关注:艺飞说!
#热点观察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