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孟加拉终于撑不住了,在科克斯巴扎尔那个全球最大难民营里,120万罗兴亚人一住就是七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难民营像极了一个被无限拉长的临时帐篷,密密麻麻,每平方公里挤进四万人。
当地人怨声载道,政府也扛不动了,2024年孟加拉高层罕见开口,外交顾问图希德·侯赛因在公开场合直接对中国喊话:“只有中国能帮我们解决这个危机。”
![]()
这句话背后藏着一个国家的焦虑,也暴露了一个国际社会长期回避的问题:这些“无国籍”的罗兴亚人,到底该去哪儿?又是谁该为这一切埋单?
孟加拉扛不住了,难民营成了“火药桶”
孟加拉不是没尽力,但120万人不是个小数目,放在一个本就贫穷、资源紧张的国家里,压力可想而知,本国1.7亿人口本就有不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现在还要养活一群“邻居家的孩子”,这负担换谁也吃不消。
![]()
难民营的问题不只是挤。科克斯巴扎尔的库图帕朗营地里,粮食短缺、疾病频发、环境污染严重,像个快要崩塌的气球,随时可能被一根针扎破,更糟的是营地里悄悄滋生了11个武装组织,贩毒、人口走私、甚至跨境袭击缅甸军队的事儿都干过,连孟缅边境都被搅得不得安宁。
治安恶化,民怨沸腾,当地人开始抱怨“难民抢了工作、抬高了物价”,犯罪率也逐年上升,孟加拉总理哈西娜已经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这是个巨大负担。”说白了就是“我们真管不动了。”
![]()
于是在2024年孟加拉转向中国寻求帮助,不是因为中国离得近,而是因为中国和缅甸的关系,确实能起到一点实质性的作用,图希德·侯赛因的那句“只有中国能解决”,并不是客套话,而是现实判断。
罗兴亚人不是“不愿走”,是“没地可去”
很多人不理解:既然这些人是缅甸人,为什么不回缅甸?问题恰恰出在这儿——缅甸不承认他们是自己人。
![]()
罗兴亚人自称是若开邦的土著,祖上是公元七世纪来的阿拉伯商人后代,还说1785年缅甸才吞并若开邦,他们老早就住那儿了。
但缅甸政府不认这套,官方说法是:这些人是英国殖民时代从孟加拉迁入的穆斯林移民,根本不是“缅甸人”。1982年的《公民法》干脆把他们排除在国籍之外,成了“无国籍人士”。
这事儿说到底是历史埋下的雷,英国殖民时搞“以夷制夷”的那一套,利用罗兴亚人压制缅族,仇恨就这么种下了,二战时罗兴亚人站英军,缅族亲日,打得头破血流,1942年相互屠杀,死了几万人。
![]()
独立后政策更是反复无常,一会儿说承认,一会儿又镇压。1962年奈温政变后,军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态度彻底变脸,1978年“龙王行动”直接把25万人赶出了国门。
到了2016年昂山素季上台,本以为会有转机,结果军方借“反恐”名义大搞清洗,2.4万人死于暴力,40万人逃亡,罗兴亚人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回不去。他们怕的不是路途遥远,而是回去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
目前的若开邦,也不是缅甸军队说了算,而是被若开军占据,更混乱的是,罗兴亚武装还跟缅军合作对抗若开军,三方打成一锅粥,谁也不服谁,更别提让难民安全回去了。
“只有中国能帮”,是现实也是期待
孟加拉转向中国,不只是出于“谁影响力大就找谁”的逻辑,也是因为中国早就介入过这场危机,2017年,中国曾提出“三步走”方案:先停火、再遣返、最后搞发展,这个逻辑挺清楚,也确实落了地。
![]()
2023年中国向孟加拉捐了150万美元的健康包,救助了6万名妇女儿童,在外交上也促成了缅甸试点接收第一批愿意遣返的难民,可惜没多久缅北的“1027行动”爆发,战火一起,前功尽弃。
但中国的角色不只是“人道支援者”,更是“利益相关方”。若开邦的皎漂港可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局势要是一直乱下去,中国的投资也不安全,所以中方的立场很明确:要遣返,得先有和平;要发展,得先有秩序。
问题是缅甸的内战还没完,西方国家一边谴责缅甸军政府“种族清洗”,一边又在背后撑着反对派,局势根本稳定不下来,而东盟那边也有心无力,内部达不成共识,马来西亚、印尼最多嘴上声援一下,实质援助少得可怜。
![]()
在这场拉锯战中,中国的中立姿态反倒成了优势。既能跟军政府说得上话,也不跟西方玩意识形态站队,这种“不选边”的策略,反而更容易对话。孟加拉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喊出那句“只有中国能帮我们”。
回家的路,不靠喊,靠谈
罗兴亚难民问题,不是哪个国家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也不是单靠“想让他们回去”就能实现的。这背后,是几十年的历史积怨,复杂的民族关系,还有现实的地缘政治角力。
![]()
孟加拉的焦虑可以理解,但强行遣返只会引发新一轮人道灾难,缅甸那边若不开战,遣返就没法谈,国际社会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就得在若开邦的和平建设上下功夫,而不是光喊口号。
中国提出的“三步走”方案,也许不是完美方案,但至少是个能落地、有步骤的现实路径,不靠情绪,不搞强推,先稳局势,再谈回归,最后搞发展,这种做法或许才是让120万“赖着不走”的人,有一天能真正走得安心、回得踏实的唯一办法。
眼下再多的援助、再多的谴责,都不如让缅甸那边先停枪,只有那边安稳了,孟加拉这边的火药桶才不会真的爆炸,难民人生的下一站,不在营地,也不在边境,而是在和平与稳定中渐渐清晰的归途。
参考资料: 联合国难民署:中方关键时刻提供援助彰显道义担当 2023年12月07日 中国新闻网 难民营不胜负荷!孟加拉国或将罗兴亚难民安置孤岛 环球时报 2017-9-14 被抛弃的民族:缅甸为什么要驱逐罗兴亚人?他们做了什么? 2020-03-31 澎湃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