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不只是“冷”那么简单!你以为戴口罩就一定防感冒?你以为洗个热水澡就能驱寒?你以为穿得越多越暖和?错!这些看似“常识”的行为,可能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身体!
今天,我们一次性揭开那些藏在极寒背后的健康陷阱,带你走进真正科学的冬季生活方式!
1.口罩戴久了反而更容易感染?
冬天戴口罩保暖是常态,但一旦口罩被呼出的湿气浸湿,它就变成了一个“细菌培养皿”!湿冷的口罩贴在脸上,不仅不能保暖,还会持续带走面部热量,加速冻伤风险![1]
正确做法:
- 每4小时更换一次口罩,潮湿后立即更换
- 零下10℃以下环境,建议使用带呼吸阀的防寒口罩。
![]()
2.冬天洗澡太勤,皮肤越洗越干?
冬季皮肤油脂分泌减少,频繁洗澡会破坏皮肤表面的天然保护膜,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发冬季瘙痒症、湿疹等问题![2]
正确做法:
- 干性皮肤者每周洗澡2~3次即可;
- 水温控制在37~40℃(手感微温) ;
- 洗澡时间不超过10分钟洗后立即涂抹保湿霜锁水。
3.蒙头睡觉=慢性缺氧?
被窝里氧气含量仅15%(正常空气为21%),二氧化碳浓度却高达4%以上!长期蒙头睡觉,轻则头晕、记忆力下降,重则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儿童甚至有窒息风险![3]
![]()
正确做法:
- 睡觉时露出鼻子和嘴巴。
- 被子盖住下巴以下即可,切勿“全封闭式”睡眠。
4.热水洗脸=加速皮肤老化
冬天用热水洗脸虽然舒服,但高温会破坏皮肤的皮脂膜和角质层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松弛,长期如此会加速皱纹生成![4]
正确做法:
- 用32~35℃温水洗脸,清洁又护肤。
- 洗完后可用冷水轻拍面部30秒增强皮肤弹性。
5.穿得越多越暖和?错
当穿衣厚度超过1.5厘米时,空气对流加剧,反而导致热量更快流失。而且,过厚的衣物容易积聚湿气,带走体温,让你越穿越冷![5]
正确做法:
- 内层:保暖内衣、速干衣,透气吸汗。
- 中层:摇粒绒、抓绒、薄羊绒,柔软蓬松 。
- 外层:羽绒服、棉服、冲锋衣,防风锁温。
![]()
6.洗完澡立刻用吹风机?小心触电!!
在没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使用吹风机,极易因潮湿环境引发漏电或短路存在触电风险![7]
正确做法:
- 洗完澡后离开卫生间再使用吹风机。
- 保持插座干燥,避免电器接触水源。
7.羽绒服进厨房=“行走的炸弹”?
羽绒服表面易吸附甲烷、一氧化碳等可燃气体,而其材质又极易产生静电一旦静电火花遇上可燃气体,极易引发爆炸![6]
![]()
正确做法:
- 做饭时脱下羽绒服远离明火。
- 厨房内尽量穿着纯棉或防静电材质的衣物。
冬季健康,靠的不是经验,而是科学认知!这些藏在极寒背后的健康陷阱,90%的人都忽视了!从今天起,做个“聪明”的过冬人,别让错误的“常识”毁掉你的健康!
本文审核专家
![]()
毛雪松
叮当快药互联网医院
资深药师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普通人群佩戴口罩指引(修订版)[Z]. 2022。
[2] 张学军. 皮肤屏障功能与保湿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15,48(3):169-172。
[3] 王辰,刘又宁. 呼吸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4]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5]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冬季室内空气质量与人群健康风险评估报告[R]. 2021。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Guidelines on Protective Clothing in Cold Environments[R]. Geneva: WHO Press, 2018.
[7]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Winter Skin Care: Moisturizers, Bathing, and Barrier Protection Guidelines[Z]. 2020.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不代表叮当快药的观点和立场。若有文字、图片、视频涉及侵权或违规,请私信后台,即删。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