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总听身边家长说,自家孩子明明学得特别拼 —— 每天放学就扎进书房,周末也不出去玩,抱着课本刷题到半夜,可成绩没见多大起色不说,孩子还越来越焦虑,动不动就烦躁、失眠,甚至说 “我觉得自己再怎么学都没用”。这事儿真不是个例,现在不少青少年都陷在 “越努力越焦虑” 的怪圈里,作为西安千岛家庭教育,我们每天接触大量这样的家庭,太明白这种无力感有多磨人。
先说说为啥会这样?很多家长可能觉得 “努力就该有回报”,可实际上,现在的孩子面临的 “高压” 早就不是单一的学习任务了。一方面是 “比较焦虑”,班里同学你追我赶,朋友圈里还总刷到 “别人家孩子” 考了多少分、拿了什么奖,孩子一对比,就觉得自己再努力也赶不上;另一方面是
![]()
“目标糊”,不少孩子是跟着别人的节奏学,老师布置啥就做啥,家长让补啥就补啥,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弱、该往哪个方向使劲,看似忙忙碌碌,其实是 “无效努力”,越学越没底气,焦虑自然就来了。
还有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 “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比如孩子这次月考比上次多考了 5 分,家长可能会说 “才多 5 分?隔壁小明都多了 20 分”;孩子熬夜把数学卷子刷完了,家长第一反应是 “错题多不多?有没有都搞懂?”。这种时候,孩子的努力没被看见,满心的疲惫也没处说,时间长了就会觉得 “我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认可”,焦虑感只会越来越重。
那到底该怎么破这个恶性循环呢?作为专注家庭教育的西安千岛,我们想跟家长们说几句实在话。首先得帮孩子 “找对方向”,别让孩子盲目刷题,先看看孩子到底是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哪个题型总出错,针对性地补,比刷十套卷子都有用。我们之前遇到个孩子,数学总考不好,后来发现他是几何辅助线不会画,专门练了两周,成绩一下子就上去了,孩子也有信心了。
然后一定要 “看见孩子的努力”,哪怕孩子这次只进步了 1 分,哪怕孩子只是坚持每天背 10 个单词,都要夸一夸。比如可以说 “妈妈看到你这两周每天都在练几何题,特别认真,现在能做对了,真为你高兴”,这种具体的表扬,比空泛的 “你真棒” 管用多了,孩子能感受到自己的付出被认可,焦虑自然会少很多。
最后,别把学习变成孩子唯一的事。适当让孩子放松放松,周末去公园逛一逛,跟同学打打球,哪怕只是在家看会儿漫画,都能缓解压力。学习是个长期的事儿,有好的心态才能走得远。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的 “越努力越焦虑”,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方法没找对,家长的关注点没放对。西安千岛家庭教育一直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只要用对方法,帮孩子调整好心态,孩子就能摆脱高压学习的恶性循环,爱上学习,也变得更自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