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客家山村梅州,总能闻到一股独特的椰奶香气从家家户户的厨房飘出。那是在煲汤——用的是当地人称"土黄芪"的五指毛桃根。客家人深信,这种散发着特殊香气的植物根茎,能祛湿利关节,是祖辈流传下来的养生秘方。它就是被当地人奉为至宝的五指毛桃。外地人常误以为它是水果,实则是岭南独有的药食同源珍品,连国医大师都盛赞它“补而不燥,益气不伤阴”。
![]()
"五指毛桃"这个名字生动形象:"五指"指其叶片形状像张开的手掌,通常有五道深裂;"毛桃"则因它的果实毛茸茸的像小桃子。粤北山区,它还有个更接地气的名字"五爪龙",形容其叶片如龙爪般有力。
五指毛桃又叫佛掌榕、粗叶榕,广东地区通称“五爪龙”,又名五爪毛桃、五爪牛奶、土黄芪、南芪等等,虽然名字带"桃",但它与桃树并无亲缘,而是桑科植物。不是桃也非参,这“五爪龙”藏着大来头,五指毛桃和桃子半点关系没有,是桑科植物粗叶榕的干燥根,因叶片五歧带毛、果实覆绒毛似桃而得名,广东俚语里还叫它“五爪龙”“南芪”。
如果要分出野生五指毛桃,首先得学会区分它和种植的五指毛桃。从外观上看,野生的颜色偏灰黑,而种植的五指毛桃颜色则偏棕黄。野生的根杆比较粗,细枝很少,表皮细密纵皱,闻起来有淡淡的自然椰香。而种植的五指毛桃细枝多,枝杆大小基本相同,非常规整,闻起来香味浓郁。
野生五指毛桃的气味比较淡,只有淡淡的自然椰香,而种植的五指毛桃闻起来香味浓烈,迎合市场需求。生长环境上,野生的五指毛桃生长在自然环境中,营养物质更为完整,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更强。而种植的五指毛桃在人工干预下生长,营养物质相对单一。
![]()
别看它出身民间,1977年就被《中国药典》收录,记载其味甘性平,入脾、肺、肝经,能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舒筋活络。
广东人常说“北有人参,南有五指毛桃”,但后者的优势在于“补而不燥”。中医认为,五指毛桃入脾、肺经,能像“肠道清道夫”一样激活脾胃动力,尤其适合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现代人。
五指毛桃在岭南地区的应用已有数百年历史。《岭南采药录》记载它能"壮筋骨,行气血",客家人世代用它煲汤调理身体。民间传说,古时有位客家郎中,见村民在湿热的春夏之交常感四肢困重、关节不适,便上山寻药。偶然发现野猪受伤后总去啃食一种植物的根部,伤口愈合很快。他尝试采回给村民煲汤,果然见效。
五指毛桃还被称作“广东人参”,是因为它能媲美北方黄芪的补气功效,却没有黄芪的燥热之性。岭南气候湿热,人多“虚不受补”,五指毛桃恰好契合这种体质,补而不峻、祛邪不伤正,成了两广人的养生首选。现代研究更发现,它含有的香豆素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有抑菌抗炎、提高免疫、保护胃肠道等作用。
如今,五指毛桃已从客家山村走向全国。它最经典的用法仍是煲汤——与猪骨、鸡肉同炖,汤色奶白,香气四溢,是岭南餐桌上的常见药膳。现代餐饮中,它也被用于制作养生火锅底料,或是萃取其精华制成即饮汤包。研究显示,五指毛桃的椰奶香气来自补骨脂素等天然成分。在潮湿的春夏之交,一碗五指毛桃汤带来的不仅是美味,更是客家人世代相传的生活智慧。
![]()
在广东地区,它常被用来煲汤,特别适合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中调理身体。每次我用五指毛桃煲汤时,那股椰子般的香气总让我食欲大开。尤其是在夏季,用五指毛桃煲的鸡汤,真的让人感到身心舒畅。对于那些脾虚、湿气重、容易疲倦的人群来说,五指毛桃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五指毛桃的传承,是客家人在与自然环境共存中积累的智慧结晶。它虽名不见经典医籍,却在民间代代相传,成为岭南药食同源文化的独特代表。这份深植于土地的养生智慧,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生活的人们。
五指毛桃从山野间的民间草药到餐桌上的养生珍品,五指毛桃用一碗汤的温度,承载了岭南人的养生智慧。不过再好的食材也要对症食用,记好搭配和禁忌,才能把这“广东人参”的功效吃进身体里。
好啦,今天关于五指毛桃树的介绍就到这里啦!你们有没有试过用五指毛桃煲汤呢?味道怎么样?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哦! 我可是很期待听到你们的故事呢!谢谢大家的支持和关注,谢谢。
备注:本文属于科普文章,不构成医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