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 3 点 17 分的惊魂一刻…
2025 年 11月初的一个深夜,苏州工业园区某小区万籁俱寂,唐女士与丈夫、孩子一家三口已进入深度睡眠。凌晨 3 点 17 分,一道突兀的手机光束刺破卧室黑暗,将唐女士瞬间惊醒。还未等她呼救,一名陌生中年男子已闯入卧室,一边胡乱解开衬衫扣子、拉扯腰带,一边伸手拽住唐女士丈夫的胳膊,含糊叫嚣着 “这是我家的床,给我闪开”,径直就要往床上躺。
![]()
三年未反锁的安全漏洞,法律严惩不含糊!“小区有门禁,晚上不会有人闯”,唐女士在派出所做笔录时坦言,入住三年来,全家从未反锁过卧室门,总觉得环境安全无需多此一举。
直到民警现场演示,普通执手锁未反锁时,仅凭一张卡片就能轻易撬开,她才惊出一身冷汗。而此时,躲在被子里的孩子仍在瑟瑟发抖,事后接连多日做噩梦。
![]()
北京市盈科(苏州)律师事务所张莉律师明确表示,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五条,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已构成刑事犯罪,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醉酒绝非免责事由”,张莉强调,即便没有实施盗窃、伤害行为,仅凭未经允许闯入私人住宅、侵犯他人居住安宁权的行为,就已涉嫌违法。
![]()
这一观点也得到近期司法案例印证,2025 年 3 月苏州吴江区法院就曾驳回一起私闯装修别墅摔伤后的索赔诉求,明确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他人私人领域。
截至目前,该闯入男子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而类似的醉酒闯宅案件近年在苏州屡有发生,2023 年 12 月曾出现物业人员醉酒上门暴力催收引发冲突的事件,2024 年 10 月更是发生醉汉因债务纠纷追打他人的案件,均警示公众醉酒后的行为失控可能引发严重法律后果。
安全警示:睡前反锁是底线,警惕比门禁更可靠
这起看似荒诞的事件,揭开了许多家庭忽视的安全隐患。苏州警方近期在社区安全宣讲中反复强调:“警灯能照亮深夜的危险,但更可靠的是门后的那道锁,和心里的那份警惕。” 数据显示,近六成入户盗窃、非法侵入案件,都与房门未反锁、窗户未关等细节有关。
警方提醒,居民夜间休息时,不仅要锁好大门,卧室门、阳台门也应反锁;可给执手锁加装防撬装置,避免卡片开门风险;小区门禁虽能过滤部分危险,但不能替代家庭自身的安全防护。正如虎丘区检察院在近期普法宣讲中强调的,公民居住安宁权受法律严格保护,而自我防护意识是第一道防线。
如今,唐女士一家已将 “睡前反锁所有房门” 列为必修课。这起事件也给更多人敲响警钟:安全感从不是环境的天然背书,而是藏在 “睡前反锁” 的细节里,刻在 “防人之心不可无” 的警觉中,唯有时刻绷紧安全弦,才能守住家庭的安宁防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