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印度前海军副参谋长普拉卡什将军称“中国航母技术落后印度十年”。
![]()
若单论航母使用资历,印度确实是亚洲的“老前辈”。早在1961年,印度就从英国购入首艘航母,成为二战后亚洲首个拥有航母的国家,迄今已积累超过六十年的使用经验。印度现役的两艘航母——超日王号和维克兰特号,总吨位不足9万吨,均采用滑跃起飞方式,搭载俄制米格-29K舰载机。这份履历看似光鲜,但细究之下却暗藏隐忧:超日王号作为从俄罗斯购得的二手改造航母,排水量仅4.5万吨;国产的维克兰特号虽已服役,却仍沿用着落后数十年的滑跃起飞技术,导致舰载机作战半径受限、武器挂载能力严重不足。更关键的是,这两艘航母组成的编队在实际演练中屡屡暴露系统兼容性问题,不同国家装备的数据链难以实现有效互通。
反观中国,虽在2012年才拥有第一艘航母辽宁舰,但发展速度令人瞩目。在短短十余年间,中国不仅改造了辽宁舰,还自主建造了山东舰,更推出了具有颠覆性技术的福建舰。这艘8万吨级的庞然大物采用常规动力配合电磁弹射系统,是全球首艘实现这一技术组合的航母。
军事分析数据显示,福建舰配备的三条电磁弹射轨道,在实战条件下单日舰载机起降架次可达300次,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美国核动力的尼米兹级航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福特级航母虽拥有四条电磁弹射轨道,但其单日极限起降架次仅为230次,且饱受系统稳定性困扰,甚至一度被考虑换回传统的蒸汽弹射系统。福建舰的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在发电、储能、能量管理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舰载机领域,双方的差距更为明显。印度航母目前使用的米格-29K战机,被前参谋长普拉卡什本人批评为“每次着舰都像坠机,降落后总有零部件断裂”。而福建舰的舰载机阵容包括歼-35隐形战斗机和空警-600固定翼预警机,其中空警-600为航母战斗群提供了强大的远程预警能力。
这种技术差距不仅体现在单舰性能上,更体现在整个作战体系的构建。中国航母编队标配2艘055型驱逐舰、2艘052D驱逐舰,垂直发射单元数量是印度编队的两倍有余,形成了完整的海上攻防体系。
值得玩味的是,印度军工体系长期面临“万国牌”困境。其航母内部采用意大利设计的舰体、美国提供的燃气轮机、以色列安装的雷达、俄罗斯供应的舰载机,这种拼装模式在2025年的军演中暴露无遗:当印度双航母编队试图演练联合防空时,老旧的俄制驱逐舰连基本区域防空能力都难以保障。
与此同时,印度在2025年启动的军备供应链审查要求彻底清除中国产零部件,反而引发连锁危机,导致无人机系统因无法找到替代品面临停产。
普拉卡什将军强调的中国“缺乏航母实战经验”确有一定道理,但他忽略了现代军事技术的迭代速度。有军事爱好者形象地比喻:“印度像是开了几十年手动挡的老司机,中国则是直接上手最新款自动驾驶电动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