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最近是不是又到考试季了?家里是不是又开始“鸡飞狗跳”了?
我是在西安千岛家庭教育做咨询的王老师,每天都会听到很多家长这样问:
“老师,我家孩子一考试就紧张得睡不着觉,怎么办啊?”
“每次大考,他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说考不好这辈子就完了!”
“我一说‘别紧张’,他反而更烦躁,亲子关系都快降到冰点了!”
![]()
你看,那句“考不好就完了”,像不像一个魔咒?它不仅绑住了孩子,也困住了很多家长。
今天,咱们不聊大道理,就像朋友一样,唠唠怎么把这个“魔咒”给解开。
一、孩子为啥会觉得“考不好就完了”?
这话绝对不是孩子凭空想出来的。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身边的环境:
“氛围组”太给力了:学校里老师反复强调排名,回到家亲戚邻居问“考了第几”,社交媒体上到处是“学霸笔记”、“逆袭神话”。整个环境都在传递一个信号:分数=一切。
我们无意中的“施压”: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自己没说,但情绪和行动出卖了我们。“宝宝,只要你考好,什么都给你买!”、“这次要是进不了前十,那个夏令营就别想了。”……这些是不是很耳熟?爱和奖励,不知不觉和分数挂了钩。
孩子给自己的“人设”:很多懂事的孩子,内心戏特别足。“我考不好,爸妈就没面子了”、“我对不起他们的付出”、“我是个失败者”。他们背上的,是自己给自己加的重重砝码。
所以,当孩子喊出“考不好就完了”时,他其实是在喊:“我害怕让你们失望,我害怕否定自己的价值!”
二、我们怎么帮孩子“松绑”?三招见真章
第一招:把“考试”从“审判官”变回“体检医生”
这是咱们西安千岛家庭教育一直倡导的核心观念。你得先自己相信,才能传递给孩子。
换个说法:别再说“这次考试决定你的命运”。试试说:“这次考试,就像一次‘学习体检’,目的是帮咱们看看,哪些知识点‘身体棒棒’,哪些还‘感冒发烧’需要补一补。考好了,说明方法对头;没考好,是发现了需要修复的‘漏洞’,是好事啊!”
核心转变:把对“结果”的焦虑,转移到对“过程”和“问题”的关注上。成绩单不是判决书,而是一份非常详细的《学习健康报告》。
第二招:听懂孩子的“话外之音”,做情绪垃圾桶
当孩子说“我完了”的时候,千万别急着反驳:“胡说!怎么可能完了!”
这就像堵住了情绪的泄洪口。正确的做法是:
接住他的情绪:抱抱他,或者坐下来看着他的眼睛,说:“嗯,我看得出来,你现在压力特别大,很害怕,对不对?”(先共情,永远比讲道理有效!)
引导他倾诉:“能跟妈妈/爸爸说说,你最担心的是什么吗?” 让他把心里的“戏”说出来,压力就释放了一大半。
帮他看到“光”:等他平静后,可以聊聊:“你看,上次你觉得数学完了,后来不也追上来了?就算这次没达到目标,天也塌不下来,咱们一起想办法。”
第三招:打造一个“输得起”的家庭环境
孩子的安全感,最终来源于家。我们要让孩子觉得,家是永远的港湾,不是另一个“考场”。
多聊“考试”之外的事:饭桌上,别三句话不离学习。聊聊爸爸今天工作中的趣事,妈妈新学的菜,周末想去哪里玩。让孩子感受到,他的生活远不止分数这一件事。
分享你自己的“失败”:给孩子讲讲你年轻时遇到的挫折,比如工作没做好被领导批评,或者某个项目搞砸了。让他明白,人人都会遇到困难,但重要的是怎么站起来。
无条件的爱,要大声说出来:明确地告诉孩子:“无论你考多少分,爸爸妈妈对你的爱,一分都不会少。”这句话,是孩子面对一切风雨的底气。
千岛心里话
在西安千岛家庭教育,我们坚信:一个孩子的内心力量,远比卷面上的分数更能决定他未来的幸福和成就。
我们希望帮孩子构建的,不是一套应试技巧,而是一种能够陪伴他一生的“成长型思维”:敢于挑战,不怕失败,能从任何经历中汲取营养。
所以,下次当孩子又被考试压得喘不过气时,请记得,您就是他最强大的后盾。帮他把那句“考不好就完了”的魔咒,换成“这次只是个检测,发现问题,解决掉,我就又强大了!”
让我们一起,把孩子从压力的误区里,温柔而坚定地带出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